每一個愛閱讀的人,都會對「速讀術」感到興趣,因為要讀的太多,時間太少。
那麼關於「速讀術」的心理學底層原理是什麼呢?為什麼有些人會讀得很快,有些人則不能呢?
對此,我在《深度學習的技術》裡給出了詳細的解釋。
這裡,我做了個書摘和大家分享,看完後你就能明白「速讀術」是怎麼回事了:
理解的相鄰可能
認知心理學家基思·斯坦諾維奇(Keith Stanovich)的研究表明,人類的閱讀能力也普遍存在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馬太效應原指的是「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現象,人類的閱讀能力也是如此——少閱讀的人閱讀能力低,而閱讀量越大的人,其閱讀的速度會越快,理解內容的能力也同樣會更好更快。
斯坦諾維奇解釋道,這現象背後的原因,是因為大量閱讀的個體會有更大的詞彙量、更熟悉各個詞彙的區別與含義。這能夠降低個體在閱讀時的認知負擔,當個體能輕易提取詞彙的意思時,就會有更多冗餘的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容量來加工文字背後的抽象概念,進而促進了理解力(我們在後面還會提到工作記憶和理解力的關係)。而且認知負擔的降低也意味著閱讀會變得更有趣,而不是更累,個體也就更可能讀更多的書。
我認為,閱讀的馬太效應還有第二個原因,那就是相鄰可能(adjacent possible)。
相鄰可能是生物學術語,由生物學家斯圖亞特·考夫曼(Stuart Kauffman)提出,簡略來說,相鄰可能的含義有二。
其一,生物的演化必然是發生在相鄰可能範圍之內。例如,原始細胞可能會演化成高等一些的細胞,但不會在一夜之間演化出人類。
其二,生物每一次演變都會打開新的相鄰可能。例如,原始細胞演化成高等一些的細胞後,又能再演化出更高等更多功能的細胞,慢慢的只要給予足夠長的時間,比如說幾十億年,就可能會演化成各種動物,包括人類。
著名作家史蒂芬·強森(Steven Johnson)在《偉大創意的誕生》裡形象地比喻了相鄰可能,他形容:
相鄰可能有一種奇異的美,因為一旦對它的邊界進行新的探索,之前的邊界就會重新擴展。新的組合變化為另一些變化,提供了進入可能空間的鑰匙。就好像是一座施了魔法的房子,你每打開一扇門,都會發現一些新的、別有洞天式的美景。
最初,你來到一個有四扇門的房間,每一扇門都通往一個新的房間,每個房間都是你之前沒有踏足過的。這最近的四個房間可以比作「相鄰可能」。然後,當你打開了其中任何一扇門,你便來到了另一個新的房間。這個房間的另三扇門又通往了三個不同的新房間,並且這三個新房間在你推開最初的一扇門之前,即你站在起點時是完全不可能靠近的。
如果你不停地推開眼前的新門,最終你就可以走遍一座宮殿。
相鄰可能這一概念也可以用來比喻人的理解力,我們理解事物的過程並不是一蹴而成的。
顯而易見的,你可以輕易理解「我喜歡貓咪」這一句子,但如果這一句子是用你不懂的語言來表達(例如,泰米爾語的「我喜歡貓咪」寫作நான் பூனைகள் போல),你就不可能立刻理解它的意思。你清楚的知道,你理解「我喜歡貓咪」這一句子是建立在你懂得中文的前提之上的。
同理,一個知識點能否被你所理解,除了語言的因素之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你是否具備了「前提知識」。舉個例子,假設你從未學過任何醫學術語,也不了解醫學的基本知識,這時讓你嘗試閱讀醫學論文的話會發生什麼事呢?
你會發現你無法理解論文在寫什麼,你不知道裡面提到的「高錳酸鉀液坐浴」到底是什麼,哪怕這裡面寫的都是中文字。
這例子很好地帶出了兩點。首先,要達到一個領域、學科的深處的知識,你必須遞進的理解。要理解第三層知識,你必須先理解第二層知識;要理解第二層知識,你必須了解第一層知識。這是理解一個知識的硬性條件。
另外,這也暗示著,理解力的強大是透過累積更多的詞彙、知識、概念和規律發展出來的。你的詞彙量、知識量越大,懂得的概念越多,你能夠輕鬆理解的知識就越多,因為你可以理解的相鄰可能得到擴展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使用速讀術學習無疑是浪費時間和精力的,因為加快、加深理解知識的基本條件,是獲得更多的知識。增進閱讀速度的基本條件,是你對該領域到底有多熟悉,理解有多深刻。
想像一個有速讀經驗的學習者,他雖然擅於速讀,但他從未接觸過醫學領域的知識。這時,若你讓他看一篇醫學論文,他可能很快就可以看完,他甚至還可以記住一兩段文字。但無論他花費多大的力氣,他都不可能會明白這一篇論文,因為裡面的醫學術語指的是什麼,說的是什麼,他一竅不通。
如果他不具備前提知識,如果他本來就沒仔細讀過關於醫學的書籍,那麼那些一目十行的表面功夫是無法為他帶來什麼好處的。
但如果換作是一個醫生來閱讀這篇論文,哪怕這位醫生不曾學習過任何速讀法,他也能流暢閱讀整篇論文,理解裡面的知識點。他讀的速度可能不快,但每一句話他都讀得明白,他只要讀一遍就能比前面那位理解得好,更快。
速讀這東西,只要你是在自身已經熟悉的領域,它就會自然地發生。
那麼,如果這位醫生也講求速度,強行把自己的閱讀速度加快的話呢?
那麼他也有可能會犯下理解錯誤,因為速讀法就是用準確率換取速度的閱讀方式。你越是強迫自己加速,理解出錯的可能性越高。這是一個很公平的買賣。
話說回來,相鄰可能告訴我們,要打開知識深處的第十扇門之前,我們得先通過前面的九扇門,相鄰可能描述的是一種限制,而這產生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相鄰可能是不是告訴我們什麼都必須從低學起呢?
這問題的對錯各一半。對的地方就在於,我們的確需要一些基本知識,才可以理解更深的知識;錯的地方在於,我們其實只需要一定的基本知識,而不是全部基本知識。
正如你不用把英文字典看到滾瓜爛熟才可以用英文交談一樣。你只需要達到一定程度,學會了一些英文單詞(而不是全部基本),你就可以開始強迫自己進階,挑戰以英文會話了。
又以學習畫畫為例,你未必需要理解所有的色彩知識才能畫得出一幅好畫。你只需要稍微懂得怎樣用色,再加上適當的磨練,就足以畫出一幅不錯的畫了。
儘管理解所有的色彩知識無疑能對你的作品會有幫助,但你不用死板地「按部就班」,強迫自己先學會所有的基本功,然後才進階。
你只需要打開相連的門就可以到達深處,而無需打開所有第一層的門才前往第二層。
要知道,現實生活中的學習,往往是在你學習進階知識的過程中,才得以磨練好基本功,才能對基本功產生更好的理解,而不是反過來。
……
(以上摘自第二章)
(以下摘自第五章)
檢視閱讀
……
在我們開始閱讀一本書之前,我們並不知道書裡的內容結構是什麼樣的,我們很難從書本的封面和簡介中推斷出書裡的內容結構是什麼,我們並不知道書裡的內容是否全都有必要去細讀。
因此,我們必須對整本書的內容結構有大致的了解,才能得知自己到底要只讀一部分內容、棄讀、還是從頭讀到尾,否則我們無從判斷。
但是,怎樣才能用最低的成本對一本書的內容結構有個大致的了解呢?
經典書籍《如何閱讀一本書》裡提到了一個檢視閱讀法(inspectional reading),能讓你以不超過20分鐘的時間,對一本書的內容結構有著大致的理解。其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 閱讀作者寫的序言。作者通常會在序言裡大致介紹這本書主要想討論的內容,並嘗試用最短的篇幅讓你大致理解這本書的主旨是什麼,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推薦序可以略過。
- 找到書本的目錄,大致了解一下這本書的內容結構是什麼,看看每一個章節的標題是什麼。這能讓你對每個章節討論的問題有大致的了解,以及這些標題與此書的主題有什麼關係。
- 在目錄中挑幾個你感興趣的章節,翻到這些章節並略讀裡面的內容,亦即閱讀幾段後,又跳去另一頁閱讀幾段。
- 隨機的翻書,東翻翻西翻翻,讀幾段文字,然後又隨機的翻到另外一頁讀幾段文字。
- 試著對剛才讀到的東西,以猜想的心態,總結一下這本書的內容。
你可能會說,這不是速讀法嗎?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
這不是速讀法,速讀法要求你用最快的速度多看幾行字,而檢視閱讀並不要求你那樣做,它要求你透過跳讀、隨機抽樣閱讀,兩者是有很大分別的。
而當我們的大腦在跳讀、隨機抽樣閱讀一本書時,大腦會對這本書的內容產生一個大致的理解,這可以看作是格式塔組織原則(Gestalt principles):
在圖5-1中,我不用畫出一個完整的圓形或方形,你的大腦會自動「腦補」並猜出圖裡有一個圓形和方形。這就是格式塔組織原則,也是檢視閱讀能讓你對書本有個大致理解的原理。
如果你在檢視閱讀之後,發現自己似乎已經讀懂了整本書——這意味著,你要麼早已掌握了這本書的知識點,要麼書裡的知識點都在你理解的相鄰可能之內,所以你不看作者的解釋與論證,也能明白書裡的內容與觀點。
事實上,這正是為什麼有些人能在20分鐘裡讀懂一本書。
當一本書裡的內容如同我們對於圓形和方形那麼熟悉時,我們就無需從頭讀到尾,只需檢視閱讀就能夠讀懂這本書。
在書海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內容比較淺薄(如:用一張紙就能表達清楚意思的概念,非要寫成一本書),或者對你來說非常容易理解的書。面對這類書,你使用大約20分鐘來檢視閱讀就已經足以讓自己搞懂,而無需進入接下來的第三步驟。然後你也可以告訴你的朋友,你用20分鐘就能讀懂一本書。
(書摘完)
以上的書摘只是《深度學習的技術》裡的3%內容,「速讀術」不過是高效學習的眾多工具裡的其中一種而已,而且是不太重要的那種。
如果你想對高效學習的方法有更多的認識,不妨考慮拿下《深度學習的技術》:
博客來:https://tinyurl.com/
金石堂:https://tinyurl.com/
誠品:https://tinyurl.com/
大眾書局(馬): https://shorturl.at/bmD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