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想掌握未來,人人都可以思考。
但不是人人都懂得使用「掌握未來的思考術」。
這個星期解讀的是《理解未來的7個法則》(台版為《第一眼就看出問題》),作者丹尼爾·伯勒斯(Daniel Burrus)是一位未來學家,也是科技發展領域的諮詢大師,大公司如迪斯尼、谷歌、微軟、IBM、通用汽車都曾邀請他諮詢或培訓。
但說來慚愧,在讀完此書作者給出的7個原則後,我卻只記住了作者提出的第一個原則——皆因它讓我印象最深刻,而且它是其它6個原則的前提。
因此,本文就只談這一原則,而它涉及了一個讓人好奇的問題:
如何完美的預測未來?
預測未來,要先從說廢話開始
首先說明,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被精準預測、完美預測的。但有些事就是可以。
一些顯而易見的例子如:明年的科技會比今天更進步、明天和十年後的早上太陽依舊會升起、明年你和我都會老一歲。
可能有人會說,這些例子不是廢話嗎?
是廢話,但這些廢話的背後隱藏著非常有價值的未來訊息。作者在書中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
我們以「二戰」後的美國為例。美國軍隊凱旋歸國,數百萬家庭團圓,九個月後出現了百分之百可以預測的現象:嬰兒潮。
出生於1946年到1964年這十八年間的美國人口,約有7800萬。同樣的嬰兒潮也出現在「二戰」後的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
人口資料是看得到的、可測量的硬趨勢的一大來源。「二戰」後嬰兒潮是最鮮明、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戰後嬰兒潮是物理現象:數百萬人誕生並存活,而且年齡逐漸增長,形成了許多完全可預測的現象。
你可能會說:「何必總提嬰兒潮,都是老掉牙的例子了。」嬰兒潮眾所周知,這才最適合用來舉例。因為雖然眾人皆知,偏偏沒人留心。
嬰兒潮的硬趨勢延續了五十多年,奇怪的是,每到了新的人生階段,還是讓社會措手不及。1945年,海外士兵紛紛歸國,我們原本可以預測社會一定會有重大的變動,但我們卻沒有。
直到1946年,嬰兒陸續出生,才發現醫院數量不夠。即使沒有預料到醫院的數目,不要重蹈覆轍就好。新生兒五年後才上幼稚園,準備時間應當綽綽有餘。殊不知,在新聞頻頻報導醫院短缺問題的五年後,幼稚園也變得不夠了。
七年之後,初中的數量又不夠了;又過了幾年,高中的數量還是不夠。接下來,又發現大學也不夠了。這一連串現象,有誰能看出來?若能培養找出硬趨勢的習慣,誰都能看出來!
我們公司最近為一家知名保險公司提供諮詢服務。當我們談到硬趨勢與軟趨勢、確定性以及人口資料能看出許多硬趨勢,一位男士打斷說:「你說得對,人口資料和嬰兒潮,我們都明白。」
我回答道:「那正好!我們就略過細節,簡短請教各位幾個問題。貴公司負責全球業務的保險員共有幾位?」他們想都不想就直接回答,而且人數相當可觀。
我繼續追問:「再問各位,他們當中,為公司賺取八成以上營業額的那些人,有多少三年內退休?」現場鴉雀無聲,他們講不出數字。他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有位元主管趕緊用筆記型電腦查資料。他們知道頂尖保險銷售有誰,不難找出答案。得到答案後,原本鴉雀無聲的他們,震驚得說不出話來,居然高達60%。接下來的三年,每5名頂尖保險銷售中就有3名退休,就是說公司將流失有專業技能和經驗的老將。
主管發現這點後震驚不已。這個重要的資料變得再清晰不過。但之前為何沒有發現?因為他們沒有留心去發現,沒有培養從已知出發的習慣。
大約同時,我正巧也為社會安全局主管提供諮詢服務。課程一開始,當初接洽我的人把我介紹給培訓部主管,聊到社會安全制度。在美國,2008年1月1日零點一過,嬰兒潮一代第一次有人滿62歲,可以開始領社會福利金。1當年約有320萬人滿62歲,大約每小時就有365人。
現在,社會安全局已有5000萬份申請;到2030年,人數將達8400萬人。美國聯邦醫療保險的受益人數將從4400萬增至7900萬。屆時,每兩個工作人口就必須養一個退休人口。這個比例在1945年是45比1。
與保險公司一樣,我問他們是否觀察過退休員工對局裡的影響。「在場有幾位三年內就要退休?」現場資深主管有不少舉手。大家都很驚訝,沒想到大多數資深主管已到退休年齡,局裡即將流失這些有專業技能與經驗的老將。
我們都以為自己知道嬰兒潮人口很多都要退休,但我們真的理解了嗎?
兩個月後,趨勢果然應驗了:接洽我的人不見了,培訓部主管一個月後也走了。嬰兒潮的人群加入了退休潮。
「明年你和我都會老一歲」之所以是廢話,是因為它是如此板上釘釘、確定的事情。
而正是從這種簡單事實作為起點並推導未來,才能得出所謂的「硬趨勢」,產生出近乎完美的預測。
我不知道你理解了這一點後會作何感想——我的感想是,這一簡單的邏輯太容易被忽略了,畢竟理所當然的事實往往並不惹人注意。
話說回來,有硬趨勢就會有軟趨勢,像上面的例子所展示的就是一種硬趨勢,那什麼是軟趨勢呢?
軟趨勢和硬趨勢的差別在哪裡呢?
貓王謬誤
首先,軟趨勢的第一層意思是「看起來高概率發生,但其實不太可能會發生的趨勢」。
作者在書中寫道:
1977年8月16日,搖滾傳奇歌手貓王逝世,享年42歲。貓王生前唱片銷量超過十億張,巨星風範樂壇少有。
雖說沒人能與之媲美,模仿他的人倒是不少。貓王在世時,以模仿他為樂的人就已有一百多人;過世後,貓王分身數目更是飆漲,甚至一種全新的行業應運而生。模仿貓王變得有多麼流行呢?
貓王死後五年,我做了個趨勢分析的練習(其實是心血來潮),把貓王模仿者的增長資料仔細研究了一遍。數據涵蓋1977年到1982年。結果顯示,如果1982年後貓王的模仿者如往年一樣增長的話,到了2000年,每三個美國人就有一個會成為專業的貓王模仿者。
僅從冰冷的數字得出的假設似乎合理,但事實並非如此。為什麼呢?因為這些數字也許冰冷,但是所暗示的潮流如同這位搖滾巨星摯愛的花生醬和香蕉三明治一樣柔軟。當然,沒有人真的希望我們都成為貓王的模仿藝人。
但是,這個趨勢分析提出了一個重要觀點:小至個人生活,大至企業與政府決策,我們常常會作出錯誤的預測,而且信以為真。
我們根據正確、真實的數位分析趨勢,得出來的結果卻不一定準確。1999年,美國政府表示,未來十年預算盈餘將達一萬億美元。這一預測依據的資料,和貓王模仿者的分析如出一轍,具有同樣程度的可靠性。
如果如預測所言,我們將會生活在一個不缺錢、到處是貓王模仿者的國度,顯然,預測錯了。
此類錯誤不僅出現在聯邦政府中,在美國50個州中,有47個州也得出類似預測,認為會有大量預算盈餘。州政府當時對房地產稅激增習以為常,所以開支也多。這些州政府根據得出的盈餘預測,孤注一擲,最後幾乎傾家蕩產。
原因何在?他們預測的趨勢看似牢靠,實則不然,這就是犯了「貓王謬誤」,到頭來只會一敗塗地。如果能辨別硬趨勢與軟趨勢,就能化險為夷。
與貓王謬誤相似的還有賭徒謬誤(Gambler’s fallacy),其指的是有些情況過去的數據無法用以預測未來。
例如,小明拋硬幣九次的結果都是硬幣正面向上,那麼第十次的結果會不會是硬幣正面向下呢?在賭場裡的賭徒看來,第十次的結果是硬幣正面向下會更高。但其實硬幣的結果依然是50%。
「看起來高概率發生,但其實不太可能會發生的趨勢」,這是軟趨勢的第一層意思。
軟趨勢的第二層意思是——
「高概率發生,但不是絕對會發生,也不知以何種形式發生的趨勢」。
我們來看些例子會更容易理解:
嬰兒潮的相關討論與報導不勝枚舉,但我們還是沒有料到其後續影響。7800萬嬰兒潮人口,在50年代讓幼稚園措手不及,在60年代讓大學措手不及,如今同一批人湧入醫療體系,醫療體系無法招架。再不理會這股趨勢,十年後醫生、護士絕對不夠。
嬰兒潮人口對醫療保健的需求日後會大幅增加,光是美國就有近8000萬人,還要加上其他國家的幾千萬人。這是硬趨勢。
硬趨勢會帶來另一些問題,如:我們有能力提供醫保費用嗎?如果有,由誰來提供?又如何提供?
這些問題都會發生,但問題的答案將會是軟趨勢。
再強調二者的區別。嬰兒潮人口步入老年,醫療需求增加,這是硬趨勢,因為人口資料固定。預計醫護人員短缺,則是軟趨勢,因為可以採取行動改變。
再舉個例子說明軟趨勢與硬趨勢的差別。十年後,你會老十歲,這是硬趨勢,因為老去的現象無法改變。你的身體狀況是變好變差,還是維持現狀?你我都無從得知,誰也沒辦法百分之百確定,這是軟趨勢,因為你能採取行動改變。
談到健康,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醫生的診斷,不論多麼清楚明白,都絕對不是硬趨勢。以下情形屢見不鮮。醫生說:「很抱歉告訴你,你只能活六個月了。」消息如晴天霹靂,但很多人最後都能推翻醫生的診斷,多活幾個月甚至好幾年。為什麼?
答案在於改變。改變飲食、做運動、調整呼吸姿勢、調整心態、增強意志力、補充營養或求助民間療法,都可能改變健康狀況,所以身體狀況是軟趨勢。
最近,住在華盛頓特區的同事跟我說,社區有個鄰居把車停在車道,結果被人破壞。過了一天,隔幾戶的鄰居也遭毒手。隔天,他的隔壁鄰居又受害了。
我說:「我看你的愛車今晚恐怕難保了。」但這不是硬趨勢,而是軟趨勢。因為我的同事能採取行動,他把車停在車庫,因此逃過一劫。軟趨勢發生的概率再高,也絕非定局,仍有機會加以改變。
簡而言之,按照作者的定義,凡是還能被改變的趨勢都只能算作「軟趨勢」,只有無法改變的未來才是「硬趨勢」。
但這不代表軟趨勢不重要,軟趨勢預示的是未來有多種可能性,預示我們能夠改變的未來,提供選擇與決策的參考。
軟趨勢描述的是一種可能性,而硬趨勢描述的是一種確定性,後者描繪了確定的未來大致輪廓。
那麼,怎樣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硬趨勢呢?
「掌握未來思考法」的三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是多留意生活中理所當然的事情、留意生活中的「廢話」。
舉例而言,在未來桌椅依然是人人必用之物、社會裡的知識會越來越豐富、工業技術會越來越進步、崛起中的國家中產階級會越來越多、中產階級久坐的情況越來越普遍。
從這些條件出發,就能簡單的得出一個硬趨勢——人體工學椅會越來越普及,在崛起中的國家會越來越好賣。
但具體會在幾時最好賣、哪一款最好賣,則屬於預測軟趨勢的範疇。
第二個步驟是使用排除法,作者寫道:
我常在講話中提到的一個重點是:「你可以精確地預測未來。你要做的就是把可能猜錯的部分刪去。」
這一點也常引人發笑,但我是認真的。驚喜的是,當你刪去可能猜錯的部分,剩下的正確部分足以起到很大作用。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著名的故事:
曾有人問偉大的雕刻家米開朗基羅:「你是如何創作出大衛雕像的?」
米開朗羅基回答說:「 大衛本來就在這塊大理石裡,我只是將不屬於大衛的石塊鑿掉罷了。」
同理,只要拿掉不正確的,那麼剩下的就是正確的。這就是排除法。
具體而言,我們要避免犯下前面提到的「貓王謬誤」,避免把錯誤的噪音當作是訊息,避免把軟趨勢錯當作是硬趨勢就行了。
當然,很多時候問題不在於我們不會使用排除法,而是在於我們根本不知道大衛長什麼樣子。
而這就要談到第三個步驟——從自己熟悉的領域開始。作者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
2004年12月26日早上,史上最劇烈的地震爆發了。印度洋掀起滔天海嘯,席捲多處海灘,15國遭到重創,約25萬人死亡。南亞海嘯成為有史以來傷亡人數最多的天災,沒人預測到。或者說,預測到的也只有極少數人。
海嘯在環太平洋火山帶最西側肆虐,數十萬人慘遭滅頂之災。但是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群島西岸外海約160公里處,錫默盧島(Simeulue)島民卻及時撤離,幸運地逃過一劫;泰國普吉島卡馬拉灣,來自蘇格蘭的生物學老師約翰·克羅斯頓(John Chroston)與家人正在度假,逃過一劫;來自英國的10歲小學生提莉·史密斯(Tilly Smith)也倖免於難。
克羅斯頓正在水裡游泳,突然發現海水有異狀,趕緊回到岸邊,把妻女叫過來,說服了飯店巴士不要繼續往前開,而是將乘客送到高地,沿途看到婦幼也叫他們上車。
往北24公里處的麥考海灘(Mai Khao Beach),提莉跟家人正在度假,她也發現同樣的異狀,急忙告訴爸媽,她爸媽又提醒其他人。因為提莉的警覺,在海嘯來臨前人們已從海灘撤離,成為少數幾個未見傷亡的海灘。
一千多英裡外的錫默盧島,當地人也觀察到異常情況,他們立即逃向內陸。島上83000人,只有1人喪命。三個地點,三群人,他們發現了什麼別人沒有看到的異常情況?他們看到了海水倒退。
海嘯發生以前,岸邊海水會突然倒退,仿佛在釋放出摧毀力量前先深吸一口氣,提莉幾周前在地理課上剛好學到了這個知識。東南亞許多地方的小孩見到海水倒退,覺得機會難得,跑去撿貝殼。沒人制止他們,因為沒人知道事態嚴重。
還有一小群人死裡逃生。安達曼群島坐落於普吉島外海西北方的孟加拉灣,島上住有六個原住民部落。災情最嚴重的一族位於尼科巴區(Nicobar),該區人民的生活已經現代化,不再採集狩獵,傳統文化習俗式微。
反觀翁吉族(Onge)仍舊尊崇祖先的智慧,深知海陸向來互爭地盤的道理。翁吉族也看到了異狀,就和克羅斯頓、提莉、錫默盧島島民一樣,看到了硬趨勢。
未來只有兩種人,一種人看到海水倒退,知道海嘯即將發威,另一種人什麼也沒看到。
有些硬趨勢是只有在你具備了相應的知識後,才會被你發現。如同預測到海嘯,並因此逃過海嘯的生還者那樣。
因此,作者的建議是,如果你想掌控未來,那麼最好先從你所熟悉的領域開始思考。
問問自己:「有哪些事物是我確定幾周後、幾個月後、幾年之後一定會發生的?我能如何從這些確定的事物出發,順勢而為?」
拿出一張紙,思考你所從事的行業,試著把所有想到的硬趨勢列出來,寫在紙張左邊,這樣你就能大致知道,未來有哪些事情確定會發生。寫完後再回顧一遍,將其中有些許存疑的都刪除。
在紙張的另一面,試著把所有想到的軟趨勢列出來,這樣你就能更清楚的知道,你目前能做出的改變是什麼,能創造的可能性是什麼。
「未來」不是完全可預測的,但也不是完全不可預測的——它是「可預測」和「不可預測」的綜合體。
因此,仔細思考什麼是「可預測」及什麼事「不可預測」的,將兩者同時放在一起看,
那才是理解並掌握未來的正確方式。
–
雖然本文用了「完美預測」、「確定發生」、「硬趨勢」等用詞,但如果真要較勁,那麼這世上其實沒有任何事情是確定的——無論硬趨勢多麼硬,黑天鵝事件也是可能發生的。
例如,硬趨勢說明年我和你都會老一歲,但如果核武戰爭爆發,人類滅絕了,那麼大家都不會再老一歲了。
–
你所擁有的知識與經驗再加上想像力,決定了你能列出多少的硬趨勢和軟趨勢。
預測未來的能力,是可以透過學習提升的。
–
注:「掌握未來思考術」只是一個方便大家記憶的名稱,原書裡並沒有用此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