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讀者問 | 《深度學習的技術》

以下是《深度學習的技術》(終身學習者配套)的讀者問答整合。

劉先生:請問您覺得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這兩者是否會相互制約,無法兩個都同時兼顧?速讀是否可以來幫助我們更有效率的學習,並且也兼顧學習質量?

大輝:假設一個人已經具備閱讀某本書的前提知識,再加上速讀術的話,那的確能進一步加快他的閱讀速度。但我在書裡提到過,你越是強迫自己加速,就越有可能理解出錯,速讀術使用者也不列外。

但如果是有經驗的速讀者,在具備前提知識的情況下,他或許能調整到「比一般快,但不會太快以致於理解錯誤」的速度,以達到高速與精準理解。

我每個星期都會翻看好幾本新書,而我自己的經驗是,一使用速讀術,速度是提上去了,而且閱讀後的自我感覺也很良好。但等到我開始寫解讀文章時,放慢速度去思考時,我才會發現有些地方我理解錯誤。

 

劉先生:我很好奇,每個人的神經元數量真的一樣嗎? 我以為比較聰明的人,他們腦細胞或神經元會比較多,比如:愛因斯坦等人。大腦中神經膠質細胞的比例比一般人高出一倍以上。

請問每個人的腦細胞、神經元數量是否真的差不多? 而之所以會有不同,僅僅只是排列知識不同以及神經元的連結方式和佈線方式不同造成的? 先天的腦細胞和神經元數量不會有太決定性的影響?

大輝:愛因斯坦的神經元(neuron)數量與一般人差不多,但的確如你所說,在抽象、數學思維的腦區域裡,神經膠質細胞(neuroglia)比一般人更多。 據我所知,科學家普遍認為這是後天形成的,由於愛因斯坦長期進行抽象與數學思考,所以他那裡的神經膠質細胞比一般人更多。

我在《盜賊·演員·進化人》一書裡有提到這點,有研究表明,如果讓個體練習彈鋼琴(或刻意練習),那麼他大腦裡與彈鋼琴相關的區域的神經膠質細胞會增加,但神經元數量不會增加。

另外,神經膠質細胞被認為是大腦裡輔助、維護神經元的細胞,並未有肯定的結論說神經膠質細胞有參與進大腦的思考。可能以後我們會有更明確的答案。

 

劉先生:很感謝您這本書,讓我對深度學習的方法和技術有了很大的了解,但我想請問,由於出社會工作後,有很多東西都是要做中學,有些公司會提供良好的新人培訓,然而有些公司並不會,並且老鳥有時也不太想帶菜鳥,甚至有可能他自己也不太會,主要只能靠自學。

因此,想請問在沒有良好的培訓環境和資源下,要如何增強自學的能力呢?

大輝:如果是學習外顯知識的話,基本上就是透過閱讀更多的書籍,以及上網搜索你要學習的相關資料,然後利用《深學》書中提到的方法學習就行了。

至於內隱知識,其對應的學習法是刻意練習,而刻意練習的一大要素是「有個好教練」,這意味著,有培訓是事半功倍的,而如果沒有的話,那麼除非網上有豐富的培訓資源(例如,彈吉他的教程有很多,自學就完全沒問題),否則就只能靠自己的思考來指導練習方向了。

 


 

仲綸:書中提到很詳盡的學習方式,我覺得很受用並且也想去嘗試,但現實中會受到時間的限制使得我只能選擇部分去做——一種是自我興趣(長期看得出收穫),一種是專才培養(短期看得出收穫),若兩種都適合做深度思考,依您經驗會怎麼去做安排?

大輝:有些人的興趣和專長有時會重疊,有些人則不。我在還未成為全職作家時是後者,而當時我選擇了把時間放在把興趣做好。

我不太清楚你的具體情況,但若如你在問題裡所說,把興趣做好能在獲得長期的收穫的話,那麼興趣將會是更好的選擇。

 

仲綸:書的結尾有提到成功的方式,但還是想問現實中大家眼中的成功人士,似乎來自各種背景,條件也不盡相同。想詢問從您經驗上來說,深度學習對成功的道路上決定的關鍵點是什麼?成功是否是一種機緣呢?

大輝:成功的方式有很多很多種,但在我看來,成功不外乎取決於三個條件,環境、運氣、實力。

環境可分成具體環境和大環境,亦即你所處的地點和整個世界的格局。運氣就是不確定性。實力就是你學習的成果。

環境和運氣很大程度是不可控的,只有實力是比較可控的。實力在提升後可以讓你更好的觀察環境格局變遷,以及對運氣機會的把握,所以我總是強調學習的重要性。

我的看法是,比較可靠的成功方式並不是跟風的隨著環境投機取巧,也不是坐等運氣的降臨,而是透過提升實力來打開自己的可能性,至到自己有足夠能力去發現原本看不見的成功路徑。

仲綸:這對我很有收穫,會持續往這方面前進。

 


 

陳先生:在沒有痛苦就沒有成長這件事情上,我們該怎麼堅持或者持之以恆的實現?(例如日常是 早上八點上班,加班到晚上十點多。要怎麼說服自己,或者讓自己提起精神來進行深度閱讀,進一步的思考,或者做筆記?而非單純閱讀,感受,獲得一點點的知識點。)

大輝:每個人可以用於學習的時間和精力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可以拿出許多, 有些人則不 ,但無論如何,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難以抽空、抽出精力學習的人,在學習之旅上難免比較幸苦,能做的就只是盡可能的善用冗餘的時間。你可以嘗試在通勤時聽書,午餐和晚飯時看書,然後回到家在睡前再用一些時間整理當天的所得。

 

陳先生:若把一個計劃視為短中長期的規劃的話,時間跟安排上你是怎麼訂立目標跟執行?例如成立 4THINK ,撰寫第一本《盜賊·演員·進化人》,或者像去年同時要兼顧 4THINK 以及《深度學習的技術》。

大輝:基本就三招。

1. 計算要達到的目標需要花費多少時間。例如,《盜賊·演員·進化人》一書我計算要寫10萬字,而我一天如果寫兩個小時的話,可以產出500-1000字不等。用最低的500字來計算,我大約需要6.6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再加上可能的意外、休息、狀態不好寫不出、需要找更多的資料的情況,我把目標設定得寬一些,於是就設定成9個月。

2. 設定一個「每天最低限度努力」,例如,每天早上上班前花兩個小時寫作。如果早上因為某些事情而無法寫作,那麼就在晚上寫。或者讓明天寫久一點。

3. 與問題1的回答一樣,盡可能的把空閒的、待機的、冗餘的時間用來完成工作。

 

陳先生:在實現上,你覺得最痛苦的時候是什麼?最感受到有回報的時候又是什麼?

大輝:在實現目標的路途上,最痛苦的是自我懷疑——當我全心投入的時候,無論是什麼樣的工作,我都不會覺得痛苦和累,但如果內心出現了「這次可能要放棄了」的念頭時,我就需要動用意志力去推動自己前進了。例如,我會告訴自己「再嘗試一下」、「再嘗試幾天」。

也可以思考一下「最糟糕的結果」是什麼,你會發現,最糟糕的結果其實並不如想像中可怕。這能緩解我的自我懷疑,畢竟自我懷疑的產生,或許就自對失敗的恐懼。

我最感受到回報的時刻是我為《深學》進行群募的時候。大家願意相信我,支持一項9個月後才能收到成品的項目,讓我感到很大的感動、滿足。

 

陳先生:這一連串的執行下,你未來的大目標是什麼呢?

大輝:我的大目標是制定出一套系統、或課程、或方法,讓小孩也能從小就開始一步一步的學會思考,而當他出社會時,他已經掌握了一切必須的思維方式。

不過在那之前,我會先以授課的方式,設計出讓成人更快速簡易地提升思考的課程。

然後在授課的經驗和知識的累積中,我或許能逐漸想到如何完成我的大目標。

 


 

MA CHON IP:您好,很高興過去一年能遇到您的 《盜賊·演員·進化人》、《深度學習的技術》兩本著作及 4THINK 網站。最近趁出遊及出差重讀兩書,獲益十分多,也用心做了筆記,希望能應用及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個人感覺是 《盜》的格局及野心很大,以夢想為目標,而 《 深 》則由學習出發,兩書最終都認為要藉着創新/創作來將知識為我所用。

我的問題是:兩書已出版一段時間,現在的您又覺得兩書有哪些還可改進、提升的地方?謝謝!

大輝:你的問題真是考倒我了,因為要改進的地方實在太多了,以致於無法用三言兩語說清。事實上, 《盜》書我已有一個全書通改的版本,甚至書名也改成了《進化思維的人》,這本書我還想再改,可能會在今年完成。

的確如你所說, 《盜》的格局及野心更大,我個人以為,《深》是我試圖把東西寫得更專業、深入的嘗試。

概括而言, 《盜》書的改進之處是可以更專業、嚴謹一些,《深》 的改進之處則還在醞釀中,目前覺得已經是我傾囊而出的成品了——我希望它保留專業、深入且狹窄一些,而不希望它像《盜》那樣,這樣會更像它的定位:「技術書」。

MA CHON IP:謝謝回覆,明白了,期待大作!祝文思泉湧!

 


 

吳奕均:請問如何將不同的領域知識結合得相當好?

大輝:我讓知識連接起來的手段主要就兩種,聯想思考、排列知識。具體而言,聯想思考就是思考 A + B = ? ,也可以是 「A如何才能在我的生活中被運用?」

至於排列知識,詳見第三章討論的概念圖。

 

吳奕均:您的閱讀量相當地大,是如何讓自己記得以及可以提取得相當地完善又深度呢?

大輝:記得主要靠筆記、紙筆、電腦,第一章介紹的各個效應能加強我們的記憶力,但遠做不到完美記憶。

深度靠的是「第一層反應之外的第二層思考」,思考的問題比別人多、比別人遠,自然就能想得深。

 

吳奕均:當個人項目若已經有許多人在做了(如寫作、說書等等),建議要如何做出差異化與深度呢?

大輝任何事情,只要不斷的朝向做到更好的方向前進,每時每刻思考如何改進自己,且堅持做,你就足以打敗大多數的人了。

而當你做得比大多數人都好,品質上的差異化就會出現。當然,無論如何努力,你也不可能會與其他人「完全的不一樣」,你可能會有與他人有共同之處,這是正常的,完全差異並不存在。用相鄰可能的思考角度可以解釋這點。

 

吳奕均:請問能詢問您的時間管理與知識整理方面的訣竅嗎?

大輝:我的時間管理就是制定一般的時間表,並且盡可能的把空閒時間(例如:排隊)轉換成閱讀或思考時間。

知識管理靠寫作,寫作能讓我把對一個主題的見解和知識梳理好。

我不怎麼花時間去「整理」知識,這些用來整理知識的時間用來閱讀會更好。當你要尋找某個知識時,用搜索引擎就好。

 

吳奕均:跨領域學習但一般生活較用不上時(如學習管理能力、行銷能力但沒有產品賣),有什麼建議的方式呢?

大輝:用不上的知識可以透過個人項目創造用武之地。

還是用不上的知識(無用知識)可以透過聯想思考來啟發自己。

依然用不上的知識就暫且放著,專注的把用得上的知識都用上會更好。

 

吳奕均:您(在精煉版)提供的概念圖非常好有助於理解,整本書的架構可以從一張圖一覽無遺。想詢問這是用哪款軟體畫出來的呢?整個圖的排版也很漂亮!

方便的話也想詢問您繪畫該圖的秘訣與該注意的地方,萬分感謝!!

大輝:我使用的是精煉版裡有推薦的 https://www.mindomo.com/。建議下載客戶端到電腦上使用會比在網站裡使用好。

具體的排列方式有在精煉版「排列知識」的實踐部分裡談過,接下來就是在軟件上把重點列出,然後「把應該連接起來的盡可能的連接起來」的認知勞動而已。

軟件相對於紙筆的一大優勢是,你能更方便的重複修改概念圖。

希望有解答了你的疑惑。

 


 

李先生:請問「交錯效應」使用在不同類型科目的交錯,例如兩小時內分別看化學以及看美術,是否也符合交錯的方式?

大輝:是的,但要注意的是,交錯效應的重點在於「適當的難度」,如果你在太短的時間內來回交錯學習(還沒看懂一個就跳到另一個),因而無法對知識產生理解或連接的話,那麼是不會有太大效果的。

 

李先生:在紙上解題,以及思考孵化器提到的寫作,如果不是用手寫,而是用電腦打字來呈現思考的方式,兩者之間是否不同,或是真的需要手寫比較能達到思考的效果?

大輝:有研究顯示,用紙筆進行思考能讓思考更專注、更深入的思考。我個人是紙筆與電腦都交換使用的的,以寫文章為例,我會先在紙上構思好文章的大綱(感覺的確更好),然後透過電腦打字來完成文章。

補充:你的當下適合用什麼工具就用什麼工具,每個工具有它的優勢。

 


 

Kathy:提取練習和生產效應的差別。提取是沒有回看書本的情況下,像是在考自己記憶的方式,而生產效應也是很接近,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詮釋書中內容。

大輝:提取效應和生產效應的確沒有很什麼的分別,是同一機理的兩個不同使用方法。

 

Kathy:交錯與間隔 vs multi tasking vs 讀完一本書才讀新的書?網絡很多article都闡述 multi-tasking 對效率不理想。第五章似乎贊成不要等讀完一本書才換另一本書。第五章支持對換書本閱讀,利用交錯的方式。

這個理論也是出乎我想像。因為如果是在學習比較複雜的項目,一個小時的話,只是還沒在腦裡坐熱就要換下個組題的確很有挑戰。但是我也發覺連續一兩天讀同一個科目結果在練習做往年考題時腦袋可以竟然空白。所以這個點我自己有些矛盾。

大輝:針對工作而非學習來說,「多任務是低效率的」的說法是正確的,另外,許多瑣事和重要事情混在一起做也很可能是低效率的。

但對於學習、激發創意而言,多種不同的元素、知識、思考撞在一起(而未必是任務)則能激發創意,促進新思考。

我覺得也不必強迫的規定一個小時就轉換另一本書來讀(書裡的建議未必對每個情況來說都最優),面對比較難懂的書的確可以花久一些的時間。

 

Kathy:「溫故知新」會需要重讀該書。第一章所言,重讀屬於低效的。對此,是否可以那麼說: 以正確的方式去「溫故知新」,以達到間隔效應。

大輝:我贊同你的說法。也可以在重讀之前,先讓自己回想自己還記得的內容,全書大綱。

 

Kathy:交錯- 讀同一本書讀太長時間會有膩的感覺。或許這也是時候換本書看,這樣也比較有新鮮感。你贊成嗎?

大輝:絕對贊成。但要是該書非常值得讀,或我還抱有好奇的話,我會找機會再挑戰。

 

Kathy:對於深度學習,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專注力」。專注力又可以是個課題。現代人專注渙散。很多也有類似 ADHD 的現象。專注力好,可以讓我們更好的發揮multi-tasking的能力。畢竟 multi-task 是現在工作上非常需要的。

剛才提到網絡上的 article 都強調 multi-task kill productivity 及全球只有少數的人可以勝任 multi-tasking。但是我認為 multi-task 這個技巧是可以訓練的。感覺上,就是要把頭腦 compartmentalise 去不同區域,在要用到的時候就用哪個區域。大概是那樣。

大輝:我在書中談到的分心,多指「讓不同元素、知識撞在一塊」,但我個人不怎麼認同「讓多種任務撞在一塊」。

如果是工作而非學習的話,專注會比 multi-task 更有效率。皆因大腦有 switching cost,每次轉換注意力,都會耗時耗腦力。而且就算你從任務A轉換到了任務B,之前的任務A還會在你的大腦背景影響著你,讓你難以全神專注在任務B。

當然,我也聽說過有些人能又快又完美的在不同之間的任務轉換,或許multi-tasking是可以訓練得來的。對此,我自己並沒有肯定的結論。

 


 

薛博文:我想問問作者您認為「如果自己提早個五年十年甚至更久閱讀到自己的著作的話,會對你造成什麼甚大的影響呢?」

大輝:以前由於不明白何謂學習,總覺得「理解」、「創意」、「思考」都是難以捉摸的,做什麼事都是憑感覺、本能來行事。

因此,如果我能在十年前讀到自己的著作的話,我想我會在學習的路上會少走許多彎路,對自己的精進路程會有更大的掌握,更明確的知道自己該如何一步一步前行。

更重要的是,我會更早開始、也更注重我的「個人項目」。

當然,我認為以上是理想的情況。十年前的我不愛閱讀,因此說不定自己並不會讀完此書。

 

薛博文:我想立一個記事本專門每天對自己提問(例如:「你今天有看見什麼絕妙的設計、思想、決策、或者心理學經濟學手段嗎?你何時能做到像今天所見的?」「你今天過得快樂嗎?為什麼是(或者不是」⋯⋯)希望您能提供一點建議。

大輝:在我最初對《深學》的構思中,其實我是想加入一個以日記/記事本為主地學習法的,我覺的日記可以記錄自己的成長,也可以讓未來的自己反思自己的過去並從中獲得養分。

但我自己本身很少寫日記,更常寫文章,所以我選擇了介紹思想孵化器而不是日記。對我來說,思想孵化器就是記錄我的「思想成長」的日記,專門記錄我每天的思考與學習到的新知。

你提出的「你今天過得快樂嗎?為什麼是(或者不是?)」是不錯的一個起點,你可以立刻開始著手寫這一日記,然後隨著自己的生活感悟、工作上的思考而增添更多的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問題可以每天問(如今天有遇到什麼好事?今天學到了什麼?),而有些問題每天問的話,會很快就覺得沒東西可寫。當你覺得某個問題讓你覺得沒東西可寫時,你可以透過轉換到其它問題去寫其它東西,而不必強迫自己只思考同一道已經被想透了的問題。

具體而言,還是需要你親身去寫,接著你會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下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是什麼。

 


 

Samson:在第一章中,作者提過「盡可能讓記憶條件自然融入學習之中」。在這兒我想用《Basic Aeronautical Knowledge》一書為例。它分作數個不同章節:氣象學、導航、流體力學等。請問如何可以應用「閱讀文章」的例子到這本書上?或者我可以使用「交錯效應」會比較直接容易?

大輝:對於記憶條件融入學習之中的方法,可以參考第五章裡「所謂高效,一石三鳥」的例子。如果一本書裡本身就涵蓋了許多不同的學科、主題,那你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多本書的合集」,而不是把它看作是單一主題的書。

 

Samson:在第二章條件三 – 理解的自然頻率提到「思想實驗」的好處,本人深感認同(例:飛機如何飛上天)。請問如何建構一個好的思想實驗幫助自己思考?

大輝:如果想讓思想實驗發揮更大的投入感,可以試著構造三種內感官的經驗。例如:飛機飛上天的畫面(視覺)、飛機發出的聲音(聽覺)、在飛機裡駕駛的身體感覺(感覺),然後才讓「實驗」開始。

另外,對於不同的問題,需要構建不同的思想實驗,並沒有統一套路。

 

Samson:如何將「刻意練習」有效的應用在自己的學習上(職場需要 / 個人興趣),同時又可以超越條件1-5的限制?

大輝:刻意練習本身的五個條件,是刻意練習存在的原因,是刻意練習本身的支撐,沒有必要、也無法超越。

 

Samson:在第四章第一部分「提防不可證偽的知識」,當中提及星座等知識「作為談資」是無妨。請問談資是甚麼意思?關於哪些知識,你是用一個怎麼樣的心態去對待?

大輝:談資的意思是「談話的資本」,意指開啟談話的可用話題。關於星座之類的知識,我以前有看過,但現在我是完全不信的。

但如果某個人非常相信星座,那麼我就會試著用星座知識作為參考去評價這個人,因為熱衷於星座的人往往會把自己套在星座所規定的「性格」裡。例如,星座書說「射手座都是愛自由的」,然後射手座的人(前提是他認同於星座)就會試著讓自己表現得愛自由一些。

另外,也建議你參考看看「巴納姆效應」

 

Samson:再以《Basic Aeronautical Knowledge》為例,如果我把他看作是「多本書的合集」,是否也可以看作進入了「跨領域學習」?

大輝:可以說是跨學科。一個領域往往可以被多個不同的學科所解釋的。跨領域的話,應該會以航空之外的領域為準。不過有時候我也會把跨學科和跨領域混為一談,因為所有的知識在宏觀的角度來看,都是相通的,雖然不是直接相通。

 

Samson:在第五章,關於「個人項目」方面,可否好奇問一下大輝你的「個人項目」是甚麼?這跟你的工作有關係嗎?

大輝:我的個人項目與我的事業有關,也與我目前的工作有關。基本上就是一連串的小目標,以及一個現在看起來還不是很明朗的大目標。

 


 

陳先生:非常驚訝地發現您是一名動畫設計師,我們也算是同行了啊(我本身工作是動態美術設計 motion graphics design)。

做動畫設計非常須要電腦軟件上的技能,而科技日新夜異,我不時都從網上學習新功能和技巧等等,但這樣的學習法似乎有點「低等勤勞」,事倍工半。請問您是否有什麼建議或經驗分享?是否能夠把深度學習的方法實際地使用上呢?

大輝:原來我們是同行呢,以下是我的拙見。

其實每個行業都在被新科技衝擊,透過上網學習新知似乎是繞不過去的,我們無法預知科技會帶來什麼創新。但我認為設計軟件的更新不外是讓「創作」變得更容易而已,是讓我們更好、更容易的創作藝術而已。

設計師的最主要的能力依然體現在我們的「藝術直覺」(也可以說是「藝術功力」),你可以把「藝術直覺」看作是對藝術的內隱知識之總和。

我認為只要我們花較多的時間在培養「藝術直覺」的成長就行,學習新軟件其實只是為了搞清楚「按哪個按鈕」的事情罷了,不會太過影響創作,因此需要用到的時候再搞清楚就好。

至於培養「藝術直覺」的方法,可以參考第三章的刻意練習,簡單來說,就是逐步挑戰更高的境界。另外,我認為第四章的多樣性和創造性,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做出新的藝術創作。

 


 

《深度學習的技術》讀者書評 – 購買鏈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