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週 | 好鴕鳥,壞鴕鳥
你知道,當鴕鳥遇見危險的時候,它會把頭埋進沙子裡,讓自己看不見危險,感知不到危險,而不是積極的尋求解決危險的方 … 閱讀全文〈第四十三週 | 好鴕鳥,壞鴕鳥〉
你知道,當鴕鳥遇見危險的時候,它會把頭埋進沙子裡,讓自己看不見危險,感知不到危險,而不是積極的尋求解決危險的方 … 閱讀全文〈第四十三週 | 好鴕鳥,壞鴕鳥〉
常識告訴我們,人類的推理、學習與思考是獨立於身體的,頭部以下的身體並不會影響我們的推理、學習和思考。或者用一句話概括:認知和身體是分離的。
這種觀點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畢竟處理訊息的任務大都在於大腦而不是身體。
但近年在科學界掀起的一股思潮卻開始質疑這一觀點,並提出了一個新理論:大腦並不是唯一一個決定人類認知的器官,身體也參與到了認知活動之中。例如,有實驗顯示,當你手上拿著重物時,你會覺得眼前的議題特別重要;當你手上捧著一杯熱咖啡時,你會覺得眼前的人特別友善、溫暖。
這一種身體影響認知的現象,就被稱為「具身認知」(embodied cognition)。
而這一概念的有趣之處就在於,它很反常識。
我們都體會過藝術所帶來的美妙感受。
當你在聆聽音樂,你會跟隨音樂的節奏輕微擺動,能夠被音樂所帶來的情緒所感染;你會欣賞一幅畫的美,細心觀察一幅畫的細節,被畫中描繪的思想所感動,被畫中的「美」震撼到心靈。
可是除了賞心悅目之外,要藝術何用呢?
另外,是什麼決定了我們的審美,是什麼讓我們覺得某人很美,某段節奏很美,或者某個藝術品很美呢?
你在咖啡廳享受著格雷伯爵茶,不經意間聽見隔壁座的一對情侶正在討論著一個比較「另類」的兩性問題。
男的說:「男性的大腦容量比女性大大約10%,研究顯示,人類的腦容量大小與智商是有中等程度的相關的,所以男性天生就比女性更聰明。」
女的則反駁說:「那並不代表什麼,女性的大腦研究也顯示出更有『讀心』的能力和更優的『語言』能力,女性也有男性所不具備的認知優勢,而且不見得智商就等於聰明。」
你認為誰是對的?
你走路上班,經過商店街,被巧克力甜甜圈的香味吸引,你努力讓自己忍耐不吃,但等到你回過神來才發現,手裡已經提著一盒巧克力甜甜圈了。
好吧,或許你並沒有買下那巧克力甜甜圈,你對甜食沒什麼興趣。
你順利的抵達公司,並打開桌位上的電腦準備開始工作,但你發現老闆/上司還沒上班,雖然你有事要忙,但你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上一下臉書,那你會不會上臉書呢?你是否能抵擋得住上臉書這一小誘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