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讀懂一本書:第二季》

NT$1,480

已售出 992

【每週讀懂一本書:第二季】 

每週一篇深度解讀文章

語音轉述,隨時收聽

加入知性社群,參與知性交流交友

一整年的大腦成長養分

描述

2018年尾,我和太太到廣州旅行,這趟旅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家書店。這家書店的裝飾古色古香,燈光偏黃,你走進去後能同時聞到書與咖啡的香味,會聽到咖啡機的聲音,然後聽到翻頁的聲音。

再往裡面走,你會看到一個與其它書架不同的書架,書架上貼著「與一本書不期而遇」的橫幅,書架裡陳列的是一個個包裹,包裹裡面是一本書,但你無法看見包裹裡裝的具體是什麼書。包裹上寫著「盲選禮包」和此書的一小段模糊描述,價格明顯比其它的書更貴。

我回頭望向我身後那幾個塞滿了各類書籍的書架,我知道,如果我要在這些書架上找到合眼緣的書籍,那得花上不少時間和精力。我忽然明白了「盲選書」的用意,它比較貴的原因在哪裡。我決定買下一本。

後來,我拆開了買下的「盲選禮包」,裡面裝著的是《皮囊》,一本現代文學書、散文集。《皮囊》裡是作者親身經歷的一則則小故事,讀著這些小故事,讓我想通了一個長期沒有找到答案的問題。

老實說,如果讓我親自在書店選書的話,我絕對不會選擇購買這本書——因為我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到它。但在那家書店裡選書的人,那位看過這本書的人,他知道。

盲選書不是這家書店唯一的人性化服務,在盲選書的書架旁,你會看到一個中國古代的藥櫃,藥櫃的每個方櫃子都標上了標籤,如:治孤獨症、治拖延症、治貧窮、治無知等等。打開櫃子,你會看到裡面的藥包,藥包裡面是一本書,書就是治療你的病症的特效藥。

我被書店的這兩項新穎又人性化的服務徹底感動了,我興奮的和太太分享這一項發現,說在馬來西亞有這樣的一家書店那該有多好。

她聽後應了一聲長長的「哦!」,說道:

「這不是你以前一直都在做的事情嗎?用每週一篇文章的方式。」

她見我一臉疑惑,於是解釋說:

「身為你的第一讀者,在我看來,你每週解讀一本書,讓我與一本不認識的書不期而遇,這算是幫我盲選書了吧。然後你的文章經常會探討生活裡的具體問題,並提供解決方法,這算是為我抓藥了吧。」

這次,輪到我回應她一聲長長的「哦!」。

用最少的時間,讀懂 53 本書,完成 53 次思想成長

《每週讀懂一本書:第二季》,就是我想把自己在那家書店中得到的愉快體驗,竭盡所能的帶給你。事實上,我會加碼的將這一份體驗進行再升級,請容我仔細的闡述我會怎麼做:

首先,我會在茫茫書海之中,過濾掉平庸的書籍,找到那本值得你去品嚐的好書,將其報告給你,以便為你省去大海撈針的麻煩。至於選書的標準,我會待會再談到。

接著,我對這本好書進行深度解讀,把裡面的精華提煉成一篇通俗易懂的文章,以方便你能用最短的時間吸收一本書的精華,以便你從此不再需要面對「沒耐性、沒時間自我增進」的煩惱。

 

作為書評解析,說實在,寫得頂級好,和原作者有拚那種。

——第一季讀者,秦紀維

《每週讀懂一本書:第二季》一共有 53 講,每週更新一次,但目前已經全數更新完畢,如今加入意味著你可以立刻開始收聽全部 53 講/閱讀文字稿。

解讀內容會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深度解讀」,亦即對一本好書的內容進行深度解剖,把精華提煉,再加入能幫助你在生活裡運用知識的行動指導。

另一種是「主題解讀」,亦即過去的「成為智者」系列。我會提出一個重要的問題(例如,如何應對不確定性的未來?),然後用多本書的精華內容編織成一個完整的答案,讓你的收穫超越讀完一本書。

在基本的內容輸出方面,第二季會延續第一季的風格。

試讀/試聽《每週讀懂一本書:第二季》

第一週「深度解讀文章」

第二週「主題解讀文章」

 

這應該是我第一次推薦別人的部落格。

思考邏輯的方式是最直接影響我們思維高度的因子。很少看到有人可以把所有思維動念形成的過程與因素講的這麼清楚。

——新創投資評估專家,曾任電商內容網站創業家,劉承啟

 

另外,4THINK 第二季還將增加兩項新功能:

每一講除了文字稿之外,還會附有人聲語音轉述,以便能解放你的眼睛和雙手,讓你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能學習。

最後,每一位購買這項服務的朋友,都會獲得加入「4THINK 知性社群」的權限,你可以在那裡發問問題,結識其他的閱讀愛好者,找到能聊知性話題的朋友,並一同進行學習、討論。

只寫增進思考的文字

讀過我寫的書和文章的朋友,可能對我的寫作內容和擇題風格有所了解。

但這裡還是需要更具體的交代,在這 53 講裡,你將學習到什麼樣的內容呢?

我的答案是:提升認知的見解,增進思考的思考,改善生活的知識。

為了確保做到這點,我將會橫跨多個學科的知識大廈,解讀多個領域的書籍,以便能帶給你更全面的思考路徑。

以探討「人性」的主題為例,我會透過心理學的視角,為你提供科學解讀「人性」的方法,讓你在探索他人的心理時,能給出十拿九穩的推斷。讓你想改變自我時,能用上那些被科學證實有效的調整方法。

我會深入到腦神經科學的前沿研究結果,或是從生物學、生理學的角度出發,用最接近人性深層機理的視角,來提升你對「人性」的見解。

我還會引用經濟學、社會心理學的成果,為你解讀「人性」在群體協作中會如何表現,讓你在人類社會博弈時,能作出更理性、更正確的決策。

有時,我則會把「人性」放進歷史的長河,向你闡述人類有哪些特質不變,人類有哪些幾乎恆久的優秀或糟糕的屬性。

除了給你講解「人性」的本質、原理之外,我會給出許多極其容易理解的生活化例子,或者在生活實操的例子,以便你能輕鬆的,將知識對應到你的生活情境之中。

我將給你各式各樣的,橫跨多個學科的思維工具。

你可能會問,跨學科和增進思考有什麼具體的關係?

關於這一問題,請容我給出一個我用過很多次的例子:

在《神探夏洛克》裡,有一段福爾摩斯從一個帽子上進行的精彩推理:

「這帽子被修補過五次,每個針腳都很齊,說明他找了一位很有水平的師傅,而這樣的修補費一定超過了帽子本身的價格,說明了他非常迷戀這個帽子。但其實不止如此,如果只有一兩次補丁只能說明他是多愁善感的人,但五次?那足以證明他有強迫症。」

從以上這個推理你摸索到什麼了嗎?

裡面不止包括了演繹思維這一思維工具,還包括了深厚的知識見解,其中就有帽子的價格與修補的費用、心理學的見解,甚至有裁縫的技巧。

而如果福爾摩斯不熟悉心理學,也不知道任何裁縫與帽子的價格的話,他就不可能做出以上的推理,無論他的演繹法用得多麼的純熟。

同理,要在現實世界裡作出正確的決策和思考,無論其關乎的是事業、愛情,還是理想,你都需要有相應的堅實知識,站得住腳的交叉證據,你才有可能得出精準的判斷和結論。

換言之,跨學科能為你增加思考的角度,而當你能隨時調用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時,你才能得出無死角的結果。

讀書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每次在為你挑選、解讀一本書的時候,我都會想像你就坐在我的身旁,而我則不敢多說廢話,生怕耽誤了你的寶貴時間。

每次提筆,就只寫增進思考的文字,能為你帶來價值的知識,

只給你帶來最好的,思想养分。

 

我覺得楊大輝比萬維鋼更能寫。

——PanSci 泛科學網共同創辦人,《知識內容寫作課》作者,

鄭國威

 

【每週讀懂一本書:第二季】 包含以下

語音轉述,隨時收聽

加入知性社群,發問問題,參與知性交流交友

獲得 53 次思想成長

 

` 在成功購買後,即可在 4think.blog 隨時閱讀與收聽《每週讀懂一本書:第二季》。

` 在成功購買後,即可加入我們的Facebook群組,知性交流交友。

` 本產品包含了2019~2020一年里的 53 講「深度解讀」或「綜合解讀」,附帶轉述語音,已完整更新。

` 本產品能幫助你每週更好的讀懂一本書,了解精華概要,但內容多有自己提出的觀點和解析角度,故不代表原書與原作者觀點,請讀者自行斟酌參考。

` 目前本網站只接受透過信用卡支付。而之所以無法增加其它的付款方式(例如:Line Pay),是因為這些支付手段並未開放給我的所在地——馬來西亞。

最後,如果您有什麼疑問,歡迎到 www.facebook.com/4think.blog 私信我們,或電郵到 [email protected] ,我們將會盡快的回覆您(一般會在當天回覆)。

 

試讀

「深度解讀文章」

「主題解讀文章」

 


 

關於作者

Roxas 楊大輝,作家兼說書人。

持續不斷的在思維的主題上寫作了六年,著有《思維進化》和《深度學習的技術》,完成了60期的《每週讀懂一本書:第一季》。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專訪楊大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