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提升理性的清單

人的理性像水一般「脆弱」,能輕易的受到擾動而變形。但水在被擾動後還可以恢復原狀嗎?而這水擁有變成冰,變得「堅實」的可能嗎?

換句話說,人的理性可以被糾正,被加強嗎?

可以,但是是在個體意識到自己的不理性,決定主動去自我糾正的情況下才會,如果個體並不認為自己需要被糾正,那糾正就不會自然發生。心理學家發現有不少證據證明,你也可以透過學習讓理性變得更「堅實」。

但問題是,如何?

a)充足的訊息加上警惕之心

如果你看過我寫的「人的理性脆弱到了什麼程度?」,可以直接跳到 b)。

我們的決策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而且通常是在不自知的情況中受到了影響。如果你還記得的話,其中一個例子就是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在這裡我簡單的說明一下:

許多人可能早已從生活的經驗中觀察到錨定效應,如果你和他人交易,你打算用10,000元把手錶賣給對方,那你最好一開始就開出一個較高的價格,比如說12,000元,那對方就會受到這一個訊息的影響,雖然他接下來的回應依然是努力壓價,但是你知道,他原本可能只願意付8,000元,但現在他已經把自己心裡願意支付的金額提高到更接近12,000元的數目,並且落在10,000元左右。

這時,你馬上就想到,只要具備充足的訊息就能消除錨定效應,如果你要買某隻特定手錶,那你可能會先做足預備功課,上網查找市價,衡量之後才前往購買,這時銷售員無論用什麼花招去影響你也有限,由於你已經有了自己的參考點,你可能會因此而多付一些,但不會過多。

但卻有另一項實驗顯示,哪怕我們自身已經具備充足的訊息,我們依然逃不過錨定效應的影響,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個實驗

實驗者請平均有十三年審判經驗的法官閱讀一個女性在商場偷東西失手的案例,讀完後就告訴他們一個虛構的檢察官提出了建議刑期,此建議刑期是完全隨機而並非專業判斷,而且不是3個月就是9個月。

之後,實驗者就問法官,他會判那個偷東西的女性多少刑期,會多於還是少於檢察官提出的徒刑?

實驗者得到的平均結果是,被告知檢察官提出9個月徒刑的法官會判她6個月的徒刑;而被告知檢察官提出3個月徒刑的法官則會判她4個月的徒刑。

同一項實驗找來了一批年輕律師,閱讀通一個女性在商場偷東西失手的案例,讀完後就請他們擲兩個做了手腳的骰子,這兩個骰子每次擲出的數目不是3就是9。當骰子一停住時,實驗者就問律師,他會判那個偷東西的女性多少刑期,會多於還是少於骰子的數目。

實驗者得到的平均結果是,擲出9的法官會她判8個月的徒刑;而擲出3的法官會判她5個月的徒刑。

受過訓練的律師和有相當審判經驗的法官,理應已經具備足夠的資訊去審判這種案子了,但還是逃不了錨點效應的影響,為什麼?

關鍵就在「警惕」這一個詞裡,法官對自己的判決經驗當然是很自信的,他並不認為骰子會影響了他的決策,於是他直覺性的作出判斷,所以他的決策才被影響了。

而你去買手錶的時候,你一般都會警惕商家開出的價格,懷疑他的價格是否合理,你會用其他的商家開出的價格作參考。

這裡,我們得到至少兩點——要消除錨點效應對自己的影響,除了要有足夠的訊息之外,你還得有所警惕,換句話說,就是啟動你的系統二去刻意思考。

上星期說到這裡,其實還有一些問題我沒提起,那就是「具體生活中,如何啟動系統二去刻意思考」?

b)將直覺思考延伸到刻意思考

刻意思考並不難,難是難在人們通常都不會去刻意思考。

一來是因為直覺思考是自動化的,而且運作得非常快速,直覺思考會在你意識到它發生之前,就已經發生了。

二來是因為刻意思考需要花費許多的力氣,而且長時間的刻意思考還會讓人感覺不愉快,感覺疲勞。

因以上兩點,人們的思考一般會採取「最少努力法則」,亦即以最省力的方式來獲取結果,這一法則無論是對腦力工作還是體力工作來說,都一樣管用。

也因此,當人類做決策時,人們一般會直接把腦海中的第一個想法用於決策,無論這個決策是否最優,這也就導致人們很容易陷入過度自信(以為自己已經得出最優決策)和落於膚淺(滿足於極少的訊息),用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的語言來說,就是 What you see is all there is ——你以為你看見了所有。

那怎麼辦呢?

在一項採訪中,創業家兼出版人 Derek Sivers 對此提供了一個獨到又實用的見解,以下是我理解該訪談的大致意思:

Sivers 被問及「當聽到成功這一詞時,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

Sivers 答:「問我對一個詞所產生的第一個答案是什麼並沒有多大的意思,因為那答案全是自動化的。如果你問我第一個想到的油畫是什麼?我會回答蒙娜麗莎。如果你問我第一個想到的天才是誰?我會回答愛因斯坦。」

事實上,如果你問隨便一個人,他們十有八九也會給出類似的答案,這一些都是我們的刻板印象,而刻板印象並沒有太多的深度可言,這就是為什麼 Sivers 說第一個答案通常沒多大意思。

「而如果你問『當聽到成功這一詞時,你第三個想到的是什麼?』那就有意思得多了。

「但當我這麼想的時候,我又發現,成功是根據他人所設的目標而決定的,如果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的目標其實是要過上安靜舒適的生活,他之所以瘋狂的創業不過是因為他像賭博上癮那樣對創業上癮了,那他還算不算是成功?」

Sivers 知道自己的第一個答案是自動化的,而且通常不會有太多的思考在裡面,所以他讓自己從問題的第一個想法跳到第三個想法,而通常第三個想法是直覺想不出來的,這樣他就必須刻意思考才能獲得答案了。

這一個方法還有一個相似的簡化版本,就是問自己三次「為什麼?」,當你第一次問為什麼時,答案通常是直覺思考的結果,而當你問第三次時為什麼時,你一般都需要經過較複雜的刻意思考才能獲得答案。

c)擴大框架,用更多的訊息評估

阿莫斯·特維斯基 (Amos Tversky)和哈佛醫學院的同事做了一個實驗,該實驗顯示,一件事情用不同的字眼呈現,就足以讓人做出不一樣的決策與反應,而原因就在於人們會受字眼所聯接的情緒影響:

實驗者告知被試(醫生)兩個治療肺癌的新方法(開刀和鐳射)的統計結果,開刀雖有五年的存活率,但短期來說,開刀是比鐳射危險的。接著,實驗者把被試分成兩組,並向兩組展示兩種不同框架的開刀統計結果:

a.開刀後第一個月的存活率是90%。
b.開刀後第一個月的死亡率是10%。

首先必須留意的是,以上是將同一個統計結果以不同框架呈現,a用的字眼是「存活率90%」,b用的字眼則是「死亡率10%」,這兩者在邏輯上是相同的。

但結果卻顯示,看了a的醫生組中,有高達84%的醫生選擇了開刀,而看了b的醫生組中,則只有50%的醫生選擇了開刀。

這意味著,醫生受到了框架效應的影響,「存活」是一個好的字眼,醫生看到「存活率90%」會覺得這還不錯,這個框架產生了正面的情緒,而看到「死亡率10%」當然不會覺得不錯,這個框架產生了負面情緒。

其實每個事實都有其兩面,而看見哪一面將會影響我們對其的判斷,事實上,媒體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影響著我們的,無論是書籍、影視、雜誌、報紙,還是這篇文章,全都會以他們的偏好來框架你的思想,讓你只看見他想讓你看見的那面,讓你在不知不覺中被改變。

那麼,如果我不想掉入他人設好的框架,該怎麼辦呢?

答案很簡單,只不過做起來很費力,其實從一開始,你就不應該期望自己能以太少的訊息中做出理性的判斷。

你必須主動擴大你的框架。

這意味著,你不該只從「開刀後第一個月的存活率是90%」做出判斷,你得主動要求或搜索其他選項,例如,不開刀的存活率是多少?用鐳射治療的存活率是多少?

同樣的,如果有人告訴你某家餐廳的食物很好吃,你不能只以這一訊息做出判斷,你必須主動追求更多的訊息,參考所有你可以獲得的訊息,你可以上網查找其他評語,甚至問對方,你的好吃的標準是什麼?對你來說怎樣才算是好吃?

再來,如果有人只是一味告訴你各種直覺所帶來的認知偏誤時,你也應該想一想,直覺的優勢在哪裡,理性的弱勢又在哪裡?

人之所以會被影響,部分原因就是因為自己太容易滿足於現有訊息所致,所以別人給你什麼框架,你就用什麼框架思考去了。

d)貝氏思維

貝氏思維就是用貝氏定理(Bayes’ theorem)來思考的意思,而運用貝氏思維並不難,首先你需要把兩種觀點分開——外部觀點和內部觀點。

簡單來說,外部觀點是從宏觀角度來計算,當你建立外部觀點時,你用統計學、大數據等大角度來進行計算。

而內部觀點是從微觀角度來計算,當你建立內部觀點時,你查找閱讀各類有關的訊息細節、新聞、個人意見之類,並嘗試分辨哪些是可靠的訊息,哪些是不可靠的訊息。

大部分人過度看重內部觀點。

你可能會因為朋友的某一句話就認定他討厭你,你也可能因為在一家餐館吃了一道不好吃的菜,就下結論說這家餐館不會有生意。

但你真的不該單純的相信單一訊息,要成為貝氏更新者,你需要先找到外部觀點,確立了基率(base rate)後,再用內部觀點調整機率。

舉個例子,你開了一家賣遊戲的商店,你想知道你的第一年可以賣出多少個PS4遊戲,那你要做的不是根據你店的裝修和服務好壞來做結論,而是先找到一般遊戲店一年平均會賣多少個PS4遊戲,如果遊戲店平均賣出是4000個遊戲片,那你就不太可能會賣出40000片。你也可以根據你附近的行情來評估,如果你的店開在比較熱門、城市化的區域,這裡比其他的區域有更多的遊戲愛好者,那或許你應該把推算出來的平均值提高一些。

接著你再縮小範圍,也就是參考你的內在觀點。你收到顧客的回饋說,他們非常樂意再回來光顧你的店,而且還會介紹朋友,你對自己的店面裝修、佈局、價格、服務都很自信,你認為這些因素都能讓遊戲銷量比平均高,因此你推算一年平均賣出為5000到6000片左右;假設所有事情剛好都相反,那你可能要將推算降到3000左右比較準確。

這裡要留意的事情是,你需要對不同的訊息給予不同的輕重權衡,例如,你的某個親戚告訴你他覺得你的店會很好生意,但他並不熟悉遊戲業,那就算他說得再怎麼自信,就算你有多麼尊重他,你也應該將他的訊息給予較少的權衡,你不應該把他的訊息過度反應在你的推算;反之,假如他是非常有經驗的遊戲業者,而你也非常相信他的判斷,那你應該給予這訊息較高的權衡,較高的提高的推算。

最後,成為貝氏更新者的精髓,是你需要隨著新出現的證據而不斷更新自己的推算,你在第一個月賣出了350個遊戲,在其他條件沒有變得的情況下,你有理由相信下個月不會出現太大的增跌。

當然,嚴格的貝氏更新是需要用嚴謹的數學方程式進行計算的,但如你所知,大多數人的數學能力並不強(包括我),而一個人若能以此種方式思考,就已經是理性思考的一大步了。

這裡要提一提的,是若貝氏思維若運用得當,能讓人的預測能力更強,預測更神準,可參考我寫的這篇文章

e)把你的理性時段找出來

如果將一個人的人生劃分成許多個片段,那你會發現,他在大部分的時候都是非理性的,但有些時候是理性的。

你要把自己比較理性的時候找出來。

我發現自己在以下這些時段,能比較理性的思考:

  • 當我剛睡醒時
  • 當我受到挫折,感到稍微沮喪時
  • 當我剛剛完成冥想後

但為什麼在這三個時候我能夠比較理性的思考呢?我找到的解釋是:

第一,剛睡醒時的精力充沛,能讓人的刻意思考感覺不那麼費力,亦即沒那麼容易因思考而累。

第二,有研究顯示,當一個人開心的時候,他的系統一(直覺思考)會變得更活躍,創意也會隨著得到加強;而當一個人不開心的時候,則他的系統二(刻意思考)會比較活躍,人自然也變得比較理性起來。

最後,我找不到冥想之後會讓人比較理性的證據,可能是冥想讓我的心情平靜,因此思考也變得更加清晰?不過倒是有研究顯示,冥想能改善大腦,並讓大腦的前額葉(負責自我控制是這腦區域的其中一個功能)灰質增加。

接著,把你特別不理性的時段列出來,我的有以下:

  • 當我已經非常疲勞時
  • 當我被憤怒、怨恨、不滿、恐懼等情緒佔領時
  • 當我感到亢奮時

這一些非理性時段會比較好理解,當我很累的時候,我不想多想,也可以說是無法多想,除非有讓我非常感興趣的事情發生。

當我產生憤怒或恐懼等情緒時,情緒會影響我的思考,讓我無法像個理性人思考,這也很好理解。

而當我當我感到亢奮時,我發現自己所做的決策會比較快,但也比較魯莽、武斷、過度自信(過度樂觀)。

找到你的理性和非理性的時段後,你可以開始對不同的決策做大中小的三個等級劃分,小決策如日常吃喝什麼,那些比較不怎麼可能引起嚴重後果的事情;中決策如工作要怎麼做,項目要怎麼運行,人際關係要怎麼搞,等等;大決策如重要的人生決策,預測自己的創業會否成功等等。

然後,你可以規定自己在什麼時候可以做什麼樣的決策,我是這樣規定自己的:

  1. 在任何時候都能做小決策,
  2. 在非理性時段不做任何中和大決策。
  3. 在理性時段優先處理大決策,然後是中決策。
  4. 在其他中和的時段處理中決策。

在這四個規則裡面,其實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是第二條,許多人會在自己被情緒佔據的時候,做出不理性的重大決策,例如夫妻在吵架時提出離婚,因為恐懼而讓他人繼續欺負自己,或選擇讓自己吃虧,在自己非常亢奮時答應他人一些重要事情等等,這一些在錯誤時段做出的錯誤決策都會引起比較大的後果。

但現實就是,人總有可能在最糟糕的時段遇上最重要的事情,那時怎麼辦?

也沒有怎麼辦,如果當時你不是被情緒控制而暴走,你還有一絲理性的話,你能做的就是拖,拖到你的情緒平復,拖到你的理性時段再思考,再決策。

我記得有某位創業家也用類似規定來做決策的,他的規定是——在自己回家後一律不做決策,所有的事情都必須拖到明天早上,自己進入了辦公室之後才決策。

f)從展望理論裡尋找理性

上個星期有提到,《快思慢想》的作者丹尼爾·康納曼一生中最重要的理論,也是讓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理論,也就是「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

展望理論有力的證明了人是不理性的,也因此對經濟學裡的理性人假設給予了有力的一擊,康納曼才得以奪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該獎項認為康納曼的展望理論因此推動了新的研究領域發展(行為經濟學)。

雖然展望理論說的是「人會怎樣不理性」的那一面,但我認為從這裡反推「人應該怎樣理性」會更有意思。

我們先來簡單的理解一下展望理論是什麼,以下引用書中的解釋:

展望理論的核心有三個認知特質:

第一個原則是——參考點決定得失感。

你可以透過一個實驗來了解這個原則,請放三碗水在你前面,把冰塊放進你左邊的碗中,把溫水放在你右邊的碗中,中間那碗水則是室內溫度。

接著,把你的手分別放進冷水和溫水兩分鐘,之後,再把兩隻手放到中間的碗中,這時你會發現,兩隻手雖然都在同一個碗,但兩隻手卻會出現不一樣的感覺,左邊的手冷,而右邊的手熱。

人對於財務結果的感覺也一樣,最常見的參考點是現狀,但也可以是你預期的結果,例如,當你的同事分到紅利、加薪而你卻沒有時,你就會感覺到「失」(loss),儘管你實質上並沒失去什麼。

第二個原則是——遞減敏感度原則,這與前一項原則一樣適用到感官和評估財富的改變上。

如果你在黑暗的房間裡打開一盞小燈,你會察覺到小燈有很大的效果,但是同樣的小燈在一個很亮的房間裡就不會被怎麼注意到。同樣的,900元和1000元帶給人的主觀差距,比100元和200元的差距小得多。

第三個原則是——規避損失。

當直接比較時,損失帶來的感覺大於獲得,得和失(或是說,正向預期和負向預期)的不對稱性有演化上的歷史。優先處理威脅的有機體的生存機率更高,因為更注重保命,也因此比較有機會繁殖,把基因傳下去。

將這三個認知特質綜合起來,化成一個圖表的話,那就是會出現下面這個東西:

這個圖表同樣有三個看點:

第一,中間的是參考點,線出現在右邊是得,出現在左邊是失。

第二,線是S型的,代表了得失的敏感度遞減。

第三,這個S型線是上下不對稱性的,代表了損失所帶來的不快大於獲得所帶來的愉快。

據說,如果把這一個理論+圖表掛起來,每天思考如何把這一理論用到生活與工作上,就可以提升自己操控/影響他人的能力。嗯,我是說真的。

但那是題外話了,這裡要討論的是,展望理論如何教會我們更理性的思考?

我們只說其中的一點——損失厭惡。

你正在和朋友吃飯,他忽然邀你玩一個拋銅板的賭局。

假如是反面,你輸100美元;假如正面,你贏150美元。

這個賭局吸引你嗎?你會接受嗎?

展望理論預測,你可能不會喜歡這盤賭局,事實上,因為損失厭惡的存在,大多數人都不喜歡這賭局,人們害怕失去100美元的感覺,大於獲得150美元的慾望。但在數學的計算上,這一個賭局對你來說是賺多過虧的,一個理性人會毫不猶豫的接受這盤賭局。

如果我們把這一個賭局轉換成創業,假設你的創業的成功機率是50%,成功後你會獲得你目前儲蓄的2.5倍,輸了則損失所有儲蓄,你會選擇創業嗎?

我猜你不會,而如果是一位理性的人,他會毫不猶豫的接受這盤賭局。

在我們人生當中,有許多時候我們會因為害怕損失而選擇退縮,就算從數學計算來說,前進才是理性的。

對此,有一種思考方式可以減輕損失厭惡帶來的心理負擔,那就是讓自己意識到:

人生是一場連續不斷的賭局。

在你的人生中,你不會只賭一局,你也不可能只遇到一場賭局,如果你這樣一的場賭局感到害怕,那是因為你將眼光局限在眼前的這場賭局。

但如果你能意識到,其實你還有許多場賭局需要應對時,你會發現,只要在每一場賭局中做出理性的選擇,你基本上輸不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