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深度的理解「幸福」? | 正向心理學

你的朋友找你訴苦,說最近過得非常痛苦、壓力大、覺得自己過得不幸福。

你嘗試幫助她,絞盡腦汁的給了她許多明確的建議,希望能幫助她解決問題,幫助她從低潮中熬過來。

一個星期後,她再次找到你,重述之前同樣的問題。你發現她的問題非但沒有被解決,而且她還比上次更難被安慰了,你知道你其實多說什麼都沒用,她或許根本不想聽你的意見,她或許完全有能力自己解決問題,她只想找人傾述,你了解這一點,所以安靜的聽她說完。

三個月後,她的問題終於被解決了,在一次閒聊中,你問她「那現在的你過得幸福嗎?」,她說:「問題是沒了,但也談不上過得幸福。」你沒多說什麼,繼續閒聊。

在兩年後,她獲得了讓人羨慕的事業成就,而且還嫁給了一位優秀,善良的丈夫。於是你又問她:「那現在的你過得幸福嗎?」,她說:「別看我外表風光,其實你不知道,我的事業帶給我的壓力比以前大,我的丈夫其實沒像外人看的那麼好。」

你發現某人,不,似乎是大部分的人,無論其身處的狀況是好是壞,好像都過得不幸福。

你不禁好奇,問題出在了那裡呢?

寫了兩個星期的「理性知識」,想讀點稍微輕鬆的書,於是選了兩本正向心理學的書來看。

一本是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的《持續的幸福》,和塔爾.班夏哈(Tal Ben-Shahar)的《幸福的方法》。(我看的是簡體版,台版為《邁向圓滿》《更快樂》)他們兩位都是正向心理學。

這兩本書都嘗試告訴你,科學研究證明了要獲得幸福其實挺容易的,至少不像想像中難,只要你知道如何避免掉入不幸的陷阱,及習得抓住幸福的方法。

我們先來看看陷阱。

金錢與物質很好用,但有多好用?

社會中的每個人都默默的埋頭苦幹,為前程而奔波,為追求成功與金錢而努力,為金錢而甘願忍受著痛苦,這一切最後都是為了什麼?

為了獲得幸福。

無論你贊成與否,金錢的確是讓我們更能獲得幸福的工具之一,雖然金錢不是萬能的,但金錢能帶來許多效用,例如,能讓你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金錢很好用,很實用,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但金錢能買來幸福嗎?

我相信你的答案並不是簡單的能和不能,你心裡或許是這麼想的:「別人能不能我不清楚,許多人擁有了金錢卻過得不幸福。但如果是我有一大筆錢,那我有信心我一定可以過得很幸福。」

這才是人們的普遍想法,我們一方面意識到金錢的重要性,卻又認為金錢並不代表全部,也未必能為人帶來幸福,但一轉念之後,我們又矛盾的認為金錢能為自己帶來幸福。

而事實的答案,也差不多是這個樣子——金錢能帶來幸福,但不等於幸福,可是沒有金錢就一定不幸福,而很多的金錢又不等於很多的幸福。

關於這一點,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解釋:

戴維·邁爾斯(David Myers)和他的同事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比較貧窮的國家如孟加拉,相對有錢能帶來較高的幸福,我們需要一切維持我們的生活所需之物,水、食物、衣服、房子、社交,在貧窮的國家裡,能獲得這一些已經是一種滿足。

而在比較富裕的國家裡,也就是一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的國家,金錢所能帶來的幸福感就會大大的遞減,朗奴·英高赫(Ronald Inglehart)對16個國家170,000人的樣本做出這樣的總結:「當人們生活過得舒適,金錢能帶來的快樂就會大大的減低。」

更讓人驚訝的是,更多的金錢似乎還讓人民的幸福感小退步,邁爾斯發現,與1957年相比,美國人民的收入至少翻了一倍(計算了通貨膨脹後),人們有更多的汽車,更大的房子,更多的物質便利。

但奇怪的是,幸福並沒有因此而相應增加,匯報自己「非常幸福」的美國人民從35%跌到32%。與此同時,離婚率翻了一倍,青少年自殺率翻了兩倍,而犯罪率則翻了三倍。

金錢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必須的,金錢能確保我們衣食無憂,這是可以肯定的。但更多的金錢不能帶來更多幸福也就算了,為什麼反而讓幸福感退步了呢?

對此,我認為比較合理的解釋是,因為人們會透過攀比來衡量自己幸福,會因為比較而影響了自己感受幸福的能力。

當你衣食無憂時,你的確也對此也沒什麼不滿,但當你的朋友買了一輛名車,你的心或許就會有點酸溜溜了;當你的朋友邀請你到他的豪屋共進晚餐之後,你就會覺得自己的生活應該更進步,要過上類似那樣的生活才對,這時你回到自己的房子,雖然這房子也沒什麼不好,但你卻無法像以前那樣珍惜它了。

這裡值得留意的是,你並非有意識的要去和別人攀比,你或許從來沒有打算與別人比較。但由於「錨定效應」的存在,別人的成就與資源會在無形中給你設了一個「錨點」,你會在不自覺中以他人的條件作參考點。(要理解何為「錨定效應」,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你因此覺得自己並不是很幸福,儘管別人擁有什麼與你無關,你應該只參考自己擁有什麼來衡量幸福,但因為人的心理極其容易受到暗示,你就是被影響了。

你在不知不覺之中踏進了這一物質陷阱,或者說,全社會的人都一同踏入了這一物質陷阱,不留餘力的追求物質,不留餘力的以幸福之名在戰鬥著。

但幸福卻沒有因此而到來。

為什麼?

人類強大的心理適應能力

如果一個人中了樂透,他會多麼的開心?多麼的幸福?

答案當然是會非常非常開心,非常非常的幸福。但這樣的狀況之會維持一小段時間。

中了樂透的幸運兒在一段時間後接受訪問時,他們報告的幸福水平並不高於沒有中獎的同一社區中的其他人,大部分中獎的人甚至覺得自己比以前更不快樂了。他們剛中獎的時候當然是很開心很幸福的,但他們不會因此而開心一輩子。

關於這一現象,心理學家的解釋是,人類有一種適應新環境的能力,無論這一環境是好還是壞,我們都能將自己的心理調劑到適應這一新環境,這種能力能讓我們不會因為負面事件而一直悶悶不樂,同時,這種心理機制也讓我們不會因正面事件而持續心花怒放。心理學家稱這一心理機制為「享樂適應」(Hedonic Adaptation)。

中樂透的人畢竟是少數,我們比較常見的情況是,我們會因為加薪而開心一到兩個星期,但不會因此而開心一年,我們明年還是會要求更多的加薪;我們會因為獲得他人的認同而開心一陣子,但也不會太久。

好消息是,這一心理機制遇上負面情況也一樣,我們不會為了沒加薪而不開心一年,不會因為別人不認同而不開心太久,事實上,人類的心理適應能力之強,還能讓人從那些最具傷害力的事件康復,在《持續的幸福》一書中,作者塞利格曼提到:

很多人在經歷極端的逆境之後,表現出強烈的抑鬱和焦慮,但隨後,他們成長了。從長遠來看,他們比以前達到了一個更高層次的心理功能。正如尼采所說的「那些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

幾年前,克里斯多夫·彼得森、朴蘭淑和我給「真實的幸福」網站加了一個連結。這份新的調查問卷列出了人生中可能發生的15件最糟糕的事情:受折磨、患重病、孩子夭折、被強姦、入獄等。

一個月內,1700個人報告說,他們曾經歷過至少其中一件可怕的事件。他們參加了我們的幸福感測試,令我們感到驚訝的是,那些經歷過可怕事件的人們,比那些沒有經歷過的人擁有更強的優勢(因此有更多的幸福感)。那些經歷過兩件可怕事件的人比只經歷過一件的人更堅強,而經歷過三件的人又比那些經歷過兩件的人更堅強。

在經歷了糟糕的事件之後變得堅強,甚至更加幸福,塞利格曼成之為「創傷後成長」。

這當然不是說如果你想獲得幸福,就得經歷一些糟糕的事情,而是說,人類的心理適應能力之強,能讓人們的幸福感維持在一個水平上下游離,你可能會遇到重大的喜事或嚴重的壞事,這一些事件會讓你感到幸福或不幸福一陣子,但不會持續一輩子。

另外,我們還可以從上面兩個極端的例子(中樂透和經歷了糟糕事件的人)看出,忽然而來的重大事件,似乎會引起反作用,中樂透的人在狂喜之後變得更不快樂了;經歷了糟糕事件的人在復原之後,更堅強也更能感知幸福了。

而這正是第二個陷阱所指之處——許多人會認為「只要發生了XX事」,我就能過上好日子並幸福的活著,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事實是,這世上不會有任何單一的事情,可以讓一個人「從此過著快樂幸福」的日子。追求一次性改變命運並獲得幸福,是無用功的。

反之亦然,許多人也會認為,「如果XX發生了,我的一生就毀了」,例如離婚了,或者得了癌症。但事實是,你不會從此過著不幸福的生活,我的母親就是一位經歷過癌症的倖存者,我親眼看著她從脆弱無比的病人,成長為更堅強開朗的母親,我很慶幸她能平安的度過那段時期,她現在過得很幸福,但願她以後繼續幸福,健康。

但極端的例子畢竟是罕見的,大部分人更想要知道的是,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獲得幸福。

我們也該談談獲得幸福的知識和方法了。

首先,你得檢視一下你的「人生模式」。

四種人生模式

正向心理學家塔爾.班夏哈(Tal Ben-Shahar)在《幸福的方法》中提出,人們的人生模式可以分成四種,他將這四種人生模型比喻成四種不同的漢堡:

第一種漢堡是我最先拿起來的漢堡,它雖然口味誘人,卻是標準的垃圾食品。吃它等於享受現在的快樂,卻為未來埋下了痛苦。為及時享樂而出賣未來的幸福人生,這樣的人可以被稱為「享樂主義型」。「享樂主義型」的格言就是「及時行樂,逃避痛苦」,他們注重的是眼前的快樂,卻忽視了自己的行為可能帶來的任何負面後果。

「享樂主義型」的人總是在尋找快樂並且逃避痛苦。他們只是盲目地滿足欲望,卻從不認真地考慮後果。他們認為,充實的生活就是不斷地滿足自己各種各樣的欲望。眼前的事只要能讓自己開心,就值得去做,等找到下一個更刺激的樂子再說。他們在愛情和友情方面精力旺盛,但新鮮勁兒一過,他們就開始物色下一段感情。由於享樂主義者只看重眼前,短暫的快樂有時會讓他們失去理智。如果吸毒能帶來快感,他就會去吸毒;如果工作辛苦,他就會逃避。

享樂主義者注定走上持續追逐快樂的戲碼,他們會要求越來越多的刺激,越來越多的娛樂,猶如狂歡派對後的宿醉,這一切之後剩下的必然只有空虛,然後他們再次以更多刺激來刺激空虛,他們漸漸的變成了「慾望的奴隸」。

第二種漢堡雖然口味很差,可裡面全是蔬菜和有機食物,食用這類漢堡可以確保日後的健康,但卻讓食用者吃得很痛苦。這類人與「享樂主義型」相反,他們只追求未來的快樂,承受著現在的痛苦。我稱這類人為「忙碌奔波型」。這種人認為此刻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實現未來的目標,痛苦的過程是獲得未來幸福的必由之路

忙碌奔波型是許多人的人生寫照,每個人都為了追求更好的未來而拼命努力著,以為成功和成就必然能帶來更好的幸福生活。

但由於「享樂適應」的心理機制存在,人們在升職加薪之後,收入變得更高之後,最多只能感到幸福一陣子,之後就會回歸平淡。忙碌奔波者或許會將這現象看作是自己的努力還不夠的結果,也會以為自己擁有的還不夠,於是越發的犧牲現在的幸福快樂,以換取更好更持久的幸福未來,殊不知只有同樣的事情會再次發生,短暫的喜悅之後回歸平淡。

因此,心理學家把這類人比喻成「在享樂跑步機上奔跑」,無論他們多麼努力的追逐幸福,都只能原地踏步。

第三種漢堡最糟糕,既不好吃也不健康,如果吃了它,不但現在無法享受美味,日後還會影響健康。與此類似,有一種人對生命已經喪失了希望和欲望,他們既不享受眼前的所有,對未來也沒有任何期望。我稱其為「虛無主義型」。上述三種類型並不是我們全部的選擇

嗯,別做虛無主義者。

會不會還有一種漢堡,與第一種一樣好吃,並且與第二種一樣健康呢?會不會有一種能平衡當下及未來益處的漢堡呢?

有,那就是第四種漢堡——「感悟幸福型」漢堡。生活幸福的人,不但能夠享受當下所做的事情,而且通過目前的行為,他們也可以擁有更加滿意的未來。

簡而言之,感悟幸福型的人是能夠感知現在的幸福,同時追求未來的幸福的人。

如果將這四種模型看成四種行為策略,那想讓人生更幸福的人,應該選擇第四種漢堡。

那具體來說,怎樣才能成為感悟幸福型的人呢?

要解答這一個問題,我們需要一個更具體詳細的正向心理學模型。

持續的幸福

塞利格曼在《持續的幸福》中提出了「幸福理論 2.0」(PERMA),並表示要持續的幸福,我們不可能依賴單一的元素,具體來說,我們需要五個不同的幸福元素:

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

一個簡單的說法是,你的人生出現多少的正向情緒,你就有多少的幸福。

但需要注意的是,正向情緒並不局限於喜悅或狂喜,還包括其他不那麼起眼的情緒,主要的正向情緒一共有十種:喜悅、感激、寧靜、興趣、希望、自豪、逗趣、激勵、敬佩和愛。

我們常常說「開心就好」,認為生活的意義在於開心與否,殊不知開心其實只是其中一種正向情緒,在生命之中,還有許多正向情緒值得我們去注意。

當你對幫助過你的人表達感激之情時,你的心所感覺到的暖意;當你聽著樹葉搖擺的聲音,仰望藍天之時,你的心感覺到的平靜;當你享受著閱讀的興趣;當你感覺到自豪;當你對未來還有希望。

所有的這些正向情緒都值得我們去注意,而許多研究證明,當這些正向情緒出現的次數越頻繁,人們所報告的幸福感就越大。

正向心理學的領袖之一芭芭拉.佛列德里克森(Barbara Fredrickson)對這十種正向情緒做了詳細的研究,並提出了正向情緒的「擴展和建構」理論,該理論認為:

消極的、應對危機的情緒能確定並分辨外部的壞事,還能去應對它們,而積極情緒則能擴展和建構持久的心理資源,供我們在今後的生活中使用。比如,當我們眉飛色舞地跟最好的朋友聊天時,我們也在發展將來可以用到的社交技能。當孩子高興地追逐打鬧時,他正在鍛煉身體的協調性,這將有助於他在學校的體育運動。

積極的情緒遠非僅僅使人感到愉快,還能擴展和建構持久的心理資源,供我們在今後的生活中使用。它點亮了一盞指示燈,表明了人生在成長,心理資本在積累。

佛列德里克森把這些知識寫在了《積極情緒的力量》(目前好像沒有台版,另外,積極情緒就是正向情緒),如果你能聽讀英文,不妨報名佛列德里克森在 Coursera 的免費正向心理學網絡課程

正向情緒是締造持續幸福的元素之一,但不是幸福的全部。

投入(Engagement)

投入在這裡指的其實就是進入心流(Flow)的意思,相信大家對心流並不陌生。如果你不知道心流是什麼,你可以簡單的把它當作武俠小說裡的「忘我境界」,亦即個體沒有意識到時間與自身,完全投入於一項任務之中的狀態。

但為什麼心流和幸福有關呢?

我的理解是,心流狀態之所以有助於人們獲取幸福,是因為一個人要進入心流狀態,前提條件就是要面對適度的困難,而這也就意味著進步。

值得一提的是,心流狀態本身是不帶思想和感情的,但我們還是可以在回顧自己的投入的任務時,從中得到「真好玩」「真棒」的正向情緒,而且如果我們發現自己的進步,還會進而產生意義感,也就是接下來的第三個幸福元素。

意義(Meaning)

塞利格曼是這樣解釋「意義」的:

意義有主觀成分,因此它有可能被納入正向情緒。如前所述,主觀成分是正向情緒的決定性因素。人們對自己的快樂、狂喜或舒適不會感覺錯。你覺得是什麼,就是什麼。不過,意義則不是這樣的:你可能會認為某次通宵臥談會非常有意義,但是當多年以後,你再重新想起它來,就會認識到它很顯然只是青春的囈語。

意義不是單純的主觀感受。從歷史、邏輯和一致性的角度出發的冷靜客觀的評判,很可能會與主觀的判斷不同。林肯非常憂鬱,也許在絕望的時候,他會認為自己的人生毫無意義,但我們認為他的人生充滿意義。

而我對「意義」的看法是這樣的——人類是一種「意義動物」,我們會本能(或習慣)的在每一個事件中找到意義,我們也會本能的為自己的行為找到意義,而如果我們無法從某個事件或行為中得出意義,我們就會產生損失感,覺得時間和精力(作為一種有限的資源)被白白浪費了。這一機制能促使我們更積極的做出有利於自己或他人的行為。

無論如何,意義的確對我們的生命來說很重要,一個沒有意義的人生,應該不可能會讓人覺得幸福吧。

更新:在研究了其他一些參考資料之後,我發現塞利格曼所說的「意義」指的或許是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亦即「比你自己更重要的東西」。例如,當你幫助了你的家人,或者捐款給慈善機構時,你會覺得這些事情很有意義。

人際關係(Relationship)

關於人際關係對人的幸福感影響,我認為參考《社交天性》這一書所提到的實驗,能更好的把這一幸福元素的重要性說清:

一項研究的結果顯示,參加志願服務可以帶來更大的幸福,那些每週至少參加一次志願活動的人,因此而增加的幸福感與他們的年收入從2萬美元提高到7.5萬美元所增加的幸福感大致相當。

另一項研究的結論是,擁有一位隨時可以見面的好友,對幸福感的影響相當於年收入增加了10萬美元(與沒有這樣的朋友時相比)。結婚對幸福的貢獻也相當於年收入增加10萬美元,而離婚則相當於年薪減少了9萬美元。甚至,只要經常能看到你的鄰居,就相當於每年額外多賺了6萬美元。

有一觀點認為,我們的大腦本身就是為了更好的進行社交、更好的促進人際關係與協作而「設計」的,我們的大腦之所以比其他動物更「大腦化」,是為了理解與分析複雜的人際關係。關於這一點,可以參考我寫得這一篇文章

人際關係作為一種幸福感的來源,我想沒有人會有太大的異議,只要想像你擁有了世上的一切,超能力還是什麼的,但你卻住在一個沒有人的星球。

成就(Accomplishment)

一般我們對成就的看法,是認為成就與正向情緒(如愉悅)是掛鉤的,但塞利格曼認為,成就不一定與正向情緒有關,他的解釋這樣的:

前面提到的那些暫時的狀態(愉悅的人生、有意義的生活),不能包括人們所有的終極追求。成就往往是一項終極追求,哪怕它不能帶來任何正向情緒、意義、關係。

其短暫的形式是成就,長期的形式是「成就人生」,即把成就作為終極追求的人生。

我經常打複式橋牌,和許多最偉大的牌手一起打過。有些人打橋牌是為了提高、學習、解決問題、享受心流。他們勝固可喜,敗亦欣然,打牌的目的是感受投入,獲得正向情緒,甚至是直接的快樂。

不過,另一些人打牌則就是為了贏。對於他們來說,如果輸了,無論他們發揮如何,都是一場災難;相反,如果贏了,哪怕是「卑劣的勝利」,也是好的。

有些人甚至會為了贏而作弊。勝利似乎並不能為他們帶來正向情緒(許多冷靜的高手說他們獲勝時什麼感覺都沒有,只是迅速沖向下一把牌,或者下下棋以等待牌局再開)。為了贏而贏,也常見於對財富的追求。

有些富豪積累財富,然後舉辦驚人的慈善活動,把它散去,比如從最開始的約翰·洛克菲勒和安德魯·卡內基,到現代楷模如查理斯·菲尼、比爾·蓋茨和沃倫·巴菲特。

洛克菲勒和卡內基的後半生都在忙著把他們前半生賺來的錢捐給科學、醫藥、文化和教育事業。他們為自己的後半生創造了意義,但在前半生,他們是為了贏而贏。

這段文字的重點是「為贏而贏」,有些人的某些行為不為愉悅、投入、或意義,就只為贏。

這對有些人來說可能比較難理解,畢竟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好勝,我覺得把這段解釋理解成「成功完成自己覺得應該做的,或想做的事情」,能更好的理解這一個幸福元素。

當然,一個人只有這一種幸福元素是無法被稱為幸福的,持續的幸福需要上面所有五個幸福元素,才會發生。

現在,讓我們回顧「幸福理論」PERMA 的五大元素——請檢視一下你的生命中是否已曾經出現以下的幸福元素呢?

P = Positive Emotion 正向情緒,你感受過愉悅嗎?你體驗過平靜的心境嗎?

E = Engagement 投入,你曾經很投入的去完成一件事情嗎?

R = Relationship 人際關係,你曾經有過很好的人際關係嗎?

M = Meaning 意義,你曾經做過有意義的事情嗎?

A = Accomplishment 成就,不論大小成就,你曾經獲得過成就嗎?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答案是:都有,這五項幸福元素都有出現在我的生命中。

那既然我並無缺少這五項幸福元素,但為何,我從來不覺得自己特別幸福呢?

其實你早已擁有了持續幸福的條件,你之所以沒有覺得自己很幸福,很可能是因為你還沒打開「看見幸福的眼睛」。

如何看見幸福?

看見幸福的練習

如果讓我只介紹一種正向心理學的「幸福方法」,那將會是「尋找三件好事」練習。這一練習很簡單:

在下個星期的每天晚上,都請你在睡覺之前花10分鐘寫下今天的三件好事,以及它們發生的原因。你可以用日記本或電腦來寫下這些事件,重要的是,你要有這些記錄。這三件事不一定要驚天動地,可以是平常如「今天丈夫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買了我最喜歡的冰淇淋」,也可以是很重要的,如「我姐姐剛剛生了一個健康的男孩」。

在每件好事的下面,都請寫清楚「它為什麼會發生」。比如,如果你的丈夫買了冰淇淋,你就可以說「因為我丈夫有時候真的很體貼」,或是「因為我記起來在他下班前打電話給他,提醒他順便去一下雜貨店」。如果你寫了「我姐姐剛剛生了一個健康的男孩」,你可以把原因寫成「上帝保佑著她」,或是「她在懷孕期間的一切措施都很正確」。

寫下生活中好事的原因在一開始也許會讓你覺得有點兒彆扭,但請你一定要堅持一個星期,它就會逐漸變得容易了。一般來說,6個月後,你會更少抑鬱、更幸福,並會喜歡上這個練習。

為什麼我特別重視這一方法呢?

因為這一方法很簡單,簡單到讓人不敢相信這一方法能提升人們的幸福感,簡單到你只要真想做就不可能會失敗,也因為它簡單,所以它容易被傳播,容易被學會,而且它的成效顯著,我在嘗試了數天之後就能明確的發現到自己的幸福感上升。

塞利格曼所獲得的數據驗證了這一方法的有效性:

我們開設了一個網站,提供一項免費的練習——尋找好事。成千上萬的人在網站上註冊。我最感興趣的是抑鬱程度最嚴重的那50個人。

他們登陸網站,做了抑鬱和幸福的測試,然後做了尋找好事的練習。這50個人的抑鬱得分平均為34分,顯示他們已經屬於「重度」抑鬱了,可能勉強才起了床,上網做這個測試,然後又回到床上。

他們每個人都做了尋找好事的練習——一周內每天記錄三件好事,然後彙報到網上。結果,他們的平均抑鬱程度從34陡降到17,抑鬱程度從重度降到輕—中度之間,他們的幸福得分從最低的15%跳到了50%。這50個人中,有47個人現在變得更少抑鬱、更加幸福了。

不過,這不是一項對照研究:沒有隨機分配,沒有安慰組,還存在著潛在的偏差,因為大多數來到該網站的人就是想要變好的。不過從另一方面說,我已從事抑鬱症的心理療法與藥物治療長達40年,這樣的結果卻還是第一次看到。

把重度抑鬱症降到輕-中度之間是什麼概念?

大概就是讓重度抑鬱病人又吃藥又做心理輔導,才能達到的效果。

那對普通人來說呢?

塞利格曼指出,「尋找三件好事」練習讓練習者在一周之內就感到更快樂,更幸福,並顯著降低了練習者三個月及六個月後的抑鬱水準,還在六個月內大幅度提升了練習者的幸福感。

用六個月持續的做一個簡單的幸福練習,就能換來他人用一生努力都可能無法獲得的幸福感,我想,還是非常划算的。

前天,在聚會中一位多年好友忽然問我:「大輝,你希望自己在幾歲之後開始享受生活?」

我知道他是典型的「勞碌奔波型」,總是選擇犧牲目前的快樂,期望以此換取未來的幸福。於是,我簡略的告訴他這一篇文章所有的重點內容。

我告訴他,其實沒有必要規定自己在一個時間點後,才開始享受生活,體驗幸福。最好,也是唯一可行,可持續的方法,應該是在體驗當下幸福的同時,也追求未來的幸福。

他聽了之後,好像覺得我在向他講述心靈雞湯(那可不像我的風格),他告訴我,如果他現在就過得幸福,他會怕自己因此而安於現狀,他怕自己獲得了幸福後,就不會再有前進奮鬥的動力,他甚至會想,這是不是一種自欺欺人,逃避現實的行為呢?

我本身也曾這麼擔心過,但其實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體驗幸福不代表逃避現實,兩件事情其實並不相悖,你絕對可以幸福的面對現實的挑戰,況且,幸福本身就會讓你更有勇氣的追求卓越。

我希望他過得幸福,我推薦他做「尋找三件好事」的方法,說這方法或許能為他打開看見幸福的眼睛,讓自己更能體驗到幸福。

他聽完後,說他明白了。

但他真的明白了嗎?

還是他心裡還在想「幸福哪有可能這麼容易呢」?

我不知道。

其他文章:4THINK 文章列表

我寫的書:《深度學習的技術》

2